[发明专利]一种优化尾气排放的干线绿波协调控制信号配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5959.3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3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季彦婕;胡波;王炜;汤斗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尾气 排放 干线 协调 控制 信号 时方 | ||
1.一种优化尾气排放的干线绿波协调控制信号配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干线上信号交叉口的基本几何参数和配时参数进行调查,得到干线上信号交叉口个数为N个,第i个交叉口和第一个交叉口间的路段长度为Di,i=1,2,…,N,干线公共信号周期C的取值范围为C∈[Cmin,Cmax],干线上车辆的平均运行速度为v,以及每个交叉口的信号相位设置、配时方案和实际交叉口交通流量分布情况,将所述调查得到参数输入到交通微观仿真软件中,初始化干道交通环境:设置各信号交叉口绿时差Oi=0%,i=1,2,…,N,设置干线公共信号周期C=Cmin;
2)设置进化代数t=0,设置最大进化代数为MaxIt,随机生成包括Np个初始种群个体的初始群体P(0),所述初始种群个体Sk是随机生成的由N+1个决策变量构成的干线协调控制配时方案,Sk={Ck,O1k,O2k,…,ONk},k=1,2,…,Np,初始种群个体Sk中的决策变量包括各信号交叉口绿时差Oik=0%,i=1,2,…,N和干线公共信号周期Ck,所述信号交叉口绿时差Oik是从[0%,100%]中随机抽取的值,干线公共信号周期Ck是从[Cmin,Cmax]中随机抽取的值;
3)计算种群P(t)中各个种群个体的适应度F(t),具体方法为:
将种群个体Stk={Ck,O1k,O2k,…,ONk}输入到所述步骤1)中初始化的交通微观仿真软件中,仿真得到T时间内所有车辆的车均延误D(t)k和每辆车每秒钟的运行工况Vh={ah,vh,CX},其中t为进化代数,ah为h时刻某一车辆运行的加速度,vh为h时刻某一车辆运行的速度,CX为车型;初始步骤中,种群个体为所述步骤2)中生成的初始种群个体Sk;
将所述车辆运行工况Vh={ah,vh,CX}输入到微观车辆尾气排放仿真软件中,得到车辆的污染物排放值,对所有车量的污染物排放值进行求和,得到干线整体的尾气排放量E(t)k={E(t)HCk,E(t)COk,E(t)NOxk,E(t)CO2k},然后合并所述车均延误D(t)k,得到适应度F(t)k={D(t)k,E(t)HCk,E(t)COk,E(t)NOxk,E(t)CO2k};
4)计算种群P(t)中每个种群个体Stk的非支配序Ranktk,设置种群个体的虚拟适应度值FF(t)k=Ranktk,基于得到的虚拟适应度值FF(t)k依次进行遗传运算中的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和变异运算,得到种群P(t)的子代种群Q(t),然后计算所述子代种群Q(t)中所有种群个体的适应度FQ(t);
5)将子代种群Q(t)与它的父代种群P(t)合并,组成新种群R(t),所述新种群R(t)的种群个体数量为2Np,然后计算新种群R(t)中每个种群个体SRtk的非支配序RankRtk和拥挤度CrowdRtk,将新种群R(t)中的种群个体按照非支配序RankRtk取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于非支配序RankRtk取值相等的种群个体,按照拥挤度CrowdRtk取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最后选取排序后的新种群R(t)中的前Np个种群个体组成t+1代的种群P(t+1);
6)判断进化代数t是否满足t<MaxIt,如是,则令t=t+1,并返回步骤3),否则将所述步骤5)中得到的t+1代的种群P(t+1)中非支配序RankRtk=1的所有种群个体作为最终非劣解集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9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