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式单体灭茬缺口耙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5960.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3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林;于晓波;韩国军;陈海霞;李媛;谭振国;邱岳巍;吴冰;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21/08 | 分类号: | A01B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单体 灭茬 缺口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整地机械,尤其适用于翻后耕地的耙平及带茬耕地的灭茬整地。
背景技术
圆盘耙主要用于耕后或种植前的整地作业,使土壤的松碎紧密和平整程度满足播种或栽植的要求。传统圆盘耙通常耙组采用方轴和间管连接各个耙片,本发明专利采用一种不同的形式,每片耙片采用独立轴形式安装,为将来开发、研究新型圆盘耙提供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设计了一种单体结构的灭茬耙,不仅适合收获后的灭茬整地作业,也可用于苗床描前整地作业,即使在高茬地、荒地也能强力混合土壤和有机质,达到理想的整地效果。本发明专利一次完成灭茬、碎土、耙平作业,结构新颖,简单实用。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牵引式单体灭茬缺口耙,其主要结构特点为:前耙组(8)、后耙组(3)通过卡子(2)固定在主耙架(4)上,牵引架(9)固定在主耙架前端,主耙架(4)与牵引架(9)间安装平衡丝杠(7)用于调整整机平衡,行走轮总成(5)安装在主耙架中间,通过液压系统(6)实现行走工作间的起落,主耙架后端安装碎土装置(1);
本发明专利的第二个主要技术特征是:前后耙组均采用单体耙组合形式,每片耙片(11)均采用独立轴结构;
本发明专利的第三个主要技术特征是:每片耙片(11)在安装时,都利用耙柱(10)自身的倾角使得耙片与垂直方向存在一较大的后倾角α,α的范围为15°-20°。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前后耙组结构采用单体耙组合形式,每个耙片采用独立轴结构安装,调整方便,既解决了长轴易堵塞的问题,又减小了牵引阻力和摩擦阻力,降低了燃油消耗;耙片在安装时存在一较大的后倾角,改善了入土和灭茬能力;与传统重耙相比,在高茬地、荒地或玉米茬地等作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本发明专利也能充分发挥其特点,混土灭茬,达到理想的整地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牵引式单体灭茬缺口耙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牵引式单体灭茬缺口耙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专利的耙片安装示意图
图中1.碎土装置,2.卡子,3.后耙组,4.主耙架,5.行走轮总成,6.液压系统,7.平衡丝杠,8.前耙组,9.牵引架,10.耙柱,11.耙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发明专利所述的牵引式单体灭茬缺口耙由前耙组(8)、后耙组(3)通过卡子(2)固定在主耙架(4)上,牵引架(9)固定在主耙架前端,主耙架(4)与牵引架(9)间安装平衡丝杠(7)用于调整整机平衡,行走轮总成(5)安装在主耙架中间,通过液压系统(6)实现行走工作间的起落,主耙架后端安装碎土装置(1)。
在图2中,前后耙组中均采用单体耙组合形式,每片耙片(11)均采用独立轴结构;
在图3中,每片耙片(11)在安装时,都利用耙柱(10)自身的倾角使得耙片与垂直方向存在一较大的后倾角α,α的范围为15°-20°;
在图1、图2中,工作时,前后耙组在拖拉机牵引动力的作用下,滚动前进,圆盘耙受重力和土壤阻力的作用,边滚动边切入土壤并达到预定耙深,由于耙片偏角的作用,耙组同时完成了切割土壤,切断杂草和翻扣土块的工作,最后由碎土装置进行碎土工作,完成整地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5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鲁蜡5号硬枝扦插育苗的方法
- 下一篇:绢毛委陵菜扦插繁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