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6012.4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2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厚胤;孔宪君;陈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52 | 分类号: | C09D11/5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墨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墨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快速普及,推动RFID市场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的导电油墨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导电油墨是由金属导电微粒(银、铜、碳,通常为银)分散在连结料中形成的一种导电性复合材料,印刷到承印物上之后,起到导线、天线和电阻的作用。该油墨印刷在柔性或硬质材料(纸张、PVC、PE等)上可制成印刷电路。导电油墨干燥后,由于导电粒子间的距离变小,自由电子沿外加电场方向移动形成电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接收RFID专用的无线射频信号。对于印刷RFID标签内置天线而言,一个好的导电油墨配方,要求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印刷后的墨层具有附着力强、电阻率低、固化温度低、导电性能稳定等特点。
导电油墨由导电性填料、溶剂及添加剂组成。导电性填料使用导电性最好的银粉和铜粉,有时也用金粉、石墨、炭黑(现已有专门的导电炭黑)、碳素纤维、镍粉等。目前,一般以贵重金属的有机或者无机盐作为原材料,以有机的还原剂有机胺类和醛类化合物,同时加入分散剂以及表面活性剂,以化学还原的方式获得金属纳米颗粒的混合液,通过离心分离、干燥得到金属纳米粉。将金属纳米分超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金属纳米颗粒导电墨水。
公开号为CN101608077A公开了一种纳米铜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A:将铜盐和有机保护溶解于溶剂中,逐渐升温至30-100℃,同时将还原剂加入反应体系中,之后持续搅拌反应20-30分钟后,逐渐冷却;B:将冷却的溶液进行电渗析除盐处理,并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进行浓缩处理,即可得到稳定的纳米铜导电墨水;其中,所述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水合肼、次亚磷酸钠和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还原剂和铜盐的摩尔比为1-3:1。该得到的金属颗粒分散性差,颗粒粒度分布很宽。同时获得的金属颗粒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不易保存和使用。另外,使用的还原物和还原剂以及反应溶剂很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很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铜导电墨水中的铜颗粒粒度分布宽、铜颗粒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铜颗粒粒度分布集中、铜颗粒稳定的铜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铜盐水溶液加热至78-82℃,然后同时滴加抗坏血酸水溶液和肌醇六磷酸水溶液,保持温度为78-82℃至反应结束,获得铜纳米颗粒分散液;
S2、将铜纳米颗粒分散液进行离心分离并进行洗涤、干燥,得到铜颗粒;
S3、将铜纳米颗粒与溶剂混合即得到铜导电墨水。
本发明的铜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中,金属铜纳米微粒导电墨水分散性高,粒度分布集中,可以长时间有氧存放。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原材料廉价易得,没有化学毒性,可大量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铜盐水溶液加热至78-82℃,然后同时滴加抗坏血酸水溶液和肌醇六磷酸水溶液,保持温度为78-82℃至反应结束,获得铜纳米颗粒分散液;
S2、将铜纳米颗粒分散液进行离心分离并进行洗涤、干燥,得到铜颗粒;
S3、将铜纳米颗粒与溶剂混合即得到铜导电墨水。
本发明的铜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中,以抗坏血酸同时作为还原剂和修饰剂,抗坏血酸首先提供一个活性氢将二价的铜离子还原成零价的铜,生成水和半脱氢的抗坏血酸。半脱氢抗坏血酸可与加入的肌醇六磷酸结合,对还原的铜起到保护作用,当铜再次被氧化的时候,半脱氢的抗坏血酸可以释放出一个活性氢,再次将被氧化的铜离子还原成零价的铜,同时生成脱氢抗坏血酸和水,肌醇六磷酸还作为抗氧化剂。本发明得到的铜纳米颗粒分散液具有高度分散稳定性,可以长期储存,在应用的时候将其离心分离并进行洗涤、干燥,得到铜颗粒后制备成铜导电墨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6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聚氯乙烯无机颜料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室外用涂料防水固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