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磨削砂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06860.5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道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1/00 | 分类号: | B24D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床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磨削砂带。
背景技术
现有磨床使用的磨削工具通常为砂轮和砂带两种,砂轮是磨具中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使用时高速旋转,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平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砂带属于涂附磨具,称为柔性磨具,抛光时比固体磨具砂轮,更为灵活与安全,精度更高,磨削成本低的优势,现有技术中,砂轮转速高,动平衡要求高,安全性较差、单次加工面积小,砂带强度不高,不适宜高速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磨削砂带,通过使用尼龙基层保持砂带外形;通过设置强化层提高砂带强度;通过对基层和强化层包覆橡胶提高整体性能。强度高,柔韧性好,允许转速高,磨削效果好,加工面积大等优点,同时在机床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磨削砂带,包括:基层、强化层、橡胶层、粘结层和磨料层,基层上部设置有强化层,基层和强化层由橡胶层包覆,橡胶层上方有磨料层,橡胶层和磨料层靠粘结层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层为尼龙编织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强化层主体材料为钢丝。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强化层钢丝平行排布。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为树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磨料层由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磨粒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磨削砂带通过使用尼龙基层保持砂带外形;通过设置强化层提高砂带强度;通过对基层和强化层包覆橡胶提高整体性能。强度高,柔韧性好,允许转速高,磨削效果好,加工面积大等优点,同时在机床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磨削砂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基层,2、强化层,3、橡胶层,4、粘结层,5、磨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磨削砂带,包括:基层1、强化层2、橡胶层3、粘结层4和磨料层5,基层1上部设置有强化层2,基层1和强化层2由橡胶层3包覆,橡胶层3上方有磨料层5,橡胶层3和磨料层5靠粘结层4连接。
所述基层1为尼龙编织网,保持砂带形状。
所述强化层2主体材料为钢丝,提高砂带纵向强度。
所述强化层2钢丝平行排布,保持砂带形状,提高强度。
所述粘结层4为树脂,强度高、弹性大、耐冲击。
所述磨料层5由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磨粒组成,硬度高,磨削效果较好。
本发明磨削砂带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使用尼龙基层保持砂带外形;
二、通过设置强化层提高砂带强度;
三、通过对基层和强化层包覆橡胶提高整体性能;
四、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发明强度高,柔韧性好,允许转速高,磨削效果好,加工面积大等优点,同时在机床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道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道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6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不锈钢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日常生活新型垃圾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