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斑鳢复合饲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7257.9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佰众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0;A23K1/16;A23K1/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的饲料,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斑鳢复合饲料,属于饲料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斑鳢(channa maculata Lacepede)又名生鱼、斑鱼、黑鱼,为鲈形目、鳢科、鳢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种水域,与乌鳢、月鳢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鳢科鱼类,骨刺少、肉质嫩、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高,有去污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斑鳢的生长速度快,养殖经济效益高,养活自己规模容易迅速扩大,越来越的的养殖户开始关注并养殖斑鳢。
目前斑鳢的养殖主要采用新鲜饵料,如鱼糜、小虾、小鱼或者蝌蚪,不但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病害传播严重,并且对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卫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鲜活饵料的供应短缺也限制了斑鳢养殖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目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斑鳢复合饲料,以适应斑鳢的营养需求、减少疾病害的发生、维护养殖水环境平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斑鳢复合饲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15-25份、虾粉10-15份、贝壳粉1-5份、鸡肠粉10-18份、蚯蚓粉6-12份、诱食剂1-5份、微量营养素0.1-0.5份、微生物菌剂0.2-0.8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量元素为烟酸、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2:1:3:2:1。
进一步的,所述的诱食剂为牛骨粉、脱脂蚕蛹粉和甜菜碱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牛骨粉、脱脂蚕蛹粉和甜菜碱的重量比为5:3:1。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份、酵母菌粉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为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鱼粉、虾粉、鸡肠粉、蚯蚓粉可以满足斑鳢对动物性蛋白的营养需求;
(2)酵母粉和枯草芽孢杆菌粉,可以调节斑鳢肠体内益生菌菌群,增强斑鳢的应激性和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害的发生;
(3)诱食剂为纯天然植物粉剂,不含任何添加物,有利于提高斑鳢的食欲,对提高斑鳢的生长率具有显著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一种斑鳢复合饲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15份、虾粉10份、贝壳粉1份、鸡肠粉10份、蚯蚓粉6份、诱食剂1份、微量营养素0.1份、微生物菌剂0.2份。
实施例2:
一种斑鳢复合饲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25份、虾粉15份、贝壳粉5份、鸡肠粉18份、蚯蚓粉12份、诱食剂5份、微量营养素0.5份、微生物菌剂0.8份。
实施例3:
一种斑鳢复合饲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17份、虾粉12份、贝壳粉2份、鸡肠粉12份、蚯蚓粉8份、诱食剂2份、微量营养素0.2份、微生物菌剂0.4份。
实施例4:
一种斑鳢复合饲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19份、虾粉14份、贝壳粉3份、鸡肠粉14份、蚯蚓粉10份、诱食剂3份、微量营养素0.3份、微生物菌剂0.6份。
实施例5:
一种斑鳢复合饲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21份、虾粉14份、贝壳粉3份、鸡肠粉16份、蚯蚓粉10份、诱食剂4份、微量营养素0.4份、微生物菌剂0.6份。
实施例6:
一种斑鳢复合饲料,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23份、虾粉11份、贝壳粉4份、鸡肠粉12份、蚯蚓粉11份、诱食剂4份、微量营养素0.4份、微生物菌剂0.8份。
对比试验:
将鲜活饵料(小鱼虾)和实施例1-6所得的饲料进行对比试验,具体步骤如下:
在养殖系统中,挑选体质健壮、体重相近的斑鳢进行对比试验即投喂实施例1-6的饲料,并同时投喂斑鳢进行对比,投喂1个月后对斑鳢进行计数称重比较。每一个饲料投喂的对象为100只斑鳢。
对比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鲜活饵料和实施例饲料对斑鳢体重和死亡率的影响
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饲料投喂斑鳢,增重显著高于鲜活饵料,这说明通过改进饲料配方强化营养的方式,改善了斑鳢的营养状况,提高了其自身免疫能力。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佰众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佰众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