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点触摸板的输入切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7425.4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绩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贺国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点 触摸 输入 切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点触摸板的输入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行业的迅猛发展,触摸板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而在笔记本电脑上,触摸板常被用于提供鼠标的控制功能;在台湾专利公开号为:TWM240050(U),名称为:《整合按键及手写功能的电容式触摸板》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其公开了一种用能整合按键与手写功能的触摸板,其通过触摸板实现手写或按键功能,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各个模式之间需要由一个触摸板上的虚拟按键来进行切换,其占用了触摸板中相当大的面积,其使得输入面积极少,不便于使用。还有虚拟按键必须在固定位置,其造成操作上的灵活度不够。若增大触摸板的面积,则将提高生产成本和设备的整体体积,其将不利于市场推广。还有该技术方案的模式切换,都必须依靠硬件,调整的弹性很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点触摸板的输入切换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基于多点触摸板的输入切换系统,其与多点触摸板和显示屏相配合,包括:
触摸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分析模块、模式选择模块;
所述触摸信号接收模块与多点触摸板连接,用于接收多点触摸板上的触点信号;
所述信号分析模块与触摸信号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对触摸信号接收模块所发送的触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该触点信号中是否存在多点触发信号,若存在多点触发信号,则根据该多点触发信号中的驱动信息,对模式选择模块中的子单元进行选择驱动;
所述模式选择模块中的子单元包括:鼠标单元或画图单元;
所述鼠标单元与触摸信号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建立触摸板与显示屏之间的坐标映射关系,接收触点信号并根据触点信号中的坐标信息,在显示屏对应的坐标位置上对光标进行显示;
所述画图单元与触摸信号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在显示屏上生成画图板,并建立触摸板与画图板之间的坐标映射关系,接收触点信号并根据触点信号中的坐标信息,在画图板上进行绘图。
进一步,所述模式选择模块中的子单元还包括:文字输入单元和文字数据库;
所述文字输入单元与触摸信号接收模块连接,用于在显示屏上生成输入法编辑器,并建立触摸板与输入法编辑器中的输入框之间的坐标映射关系,接收触点信号并根据触点信号中的坐标信息,与文字数据库进行匹配,从文字数据库中调取候选文字,并通过对候选文字的选取完成文字输入。
进一步,所述文字输入单元中还设有输入功能控制器,所述输入功能控制器用于判断触摸信号接收模块所发送的多点触发信号中是否含有功能信息,若含有功能信息,则提取该功能信息,并根据该功能信息对坐标信息进行确认或取消。
进一步,所述画图单元中还设有画图功能控制器,所述画图功能控制器用于判断触摸信号接收模块所发送的多点触发信号中是否含有功能信息,若含有功能信息,则提取该功能信息,并根据该功能信息对对坐标信息进行确认或取消,或对画图板进行整体缩放。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信息输入模块,所述信息输入模块与信号分析模块、模式选择模块连接,用于对驱动信息和功能信息进行设定。
进一步,所述触摸板上具有至少两个预设的控件区域,所述信号分析模块还包括:控件信号检测单元,所述控件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触点信号中是否有由触摸板的预设的控件区域所产生的触点信号。
进一步,所述触摸板的预设的控件区域为触摸板上的四个角。
本发明通过多点触摸板输入多点触摸信号即可以实现对输入方式的切换,其无需占用触摸板的面积,便于用户的输入,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利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切换方式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切换方式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绩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绩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