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胚芽米精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7652.7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8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隋维舜;邢博闻;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胚芽 米精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米机,尤其是能够完整保留胚芽的卧式胚芽米精磨机。
背景技术
胚芽米是保留米的胚芽部分,其他部分则与白米完全相同的一种米。其实米最重要的中心部分为胚芽,米所具有的种种营养就集中在于此地,也可以说是营养的宝库。胚芽米原来是有企业标准规定为:胚芽留存率达到80%,留存量达到30%,糊粉层及以外的米糠层去净率达到国家标准原为75%现为90%)以上,但一般企业工艺生产都很难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性能达到企业标准的卧式胚芽米精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卧式胚芽米精磨机,由架体1、出米斗2、米糠斗3、米糠筛4、砂辊5、轴6、箱体7、螺旋推进片8、进米斗9、联轴器10、电机11组成,其中米糠筛2连接在米糠斗3内侧上端并紧固,将米糠斗3连接在砂辊5的正下方,箱体7连接在架体上并紧固。
所述的卧式胚芽米精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米斗2连接在箱箱体7左端,进米斗9连接在螺旋推进片的正上方,电机11连接在架体右端。
所述的卧式胚芽米精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辊5和螺旋推进片8分别连接在轴上并紧固,螺旋推进片8在里侧,将轴6穿入箱体7内,调整砂辊5与箱体7的间隙使轴6能在箱体内自由旋转。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将砂辊5和螺旋推进片8分别穿在轴6上并紧固,螺旋推进片8在里侧。
将轴6穿入箱体7内,调整好砂辊5与箱体7的间隙并且轴6能在箱体7内旋转。
将米糠筛4连接在米糠斗3内侧上端并连接牢固,将米糠斗3连接在箱体7下侧,砂辊5的正下方。
将箱体7连接在架体1上并连接紧固。
将出米斗2连接在箱体7左端。
将进米斗9连接在箱体7上侧,螺旋推进片8的正上方。
将电机11连接在架体1右端并通过联轴器10与轴6连接后与架体1连接紧固。
它的工作动作过程是这样的:
电机11通电,通过联轴器10带动轴6及连接在轴6上的砂辊5、螺旋推进片8旋转,糙米通过进米斗9进入箱体7内,在螺旋推进片8的推动下进入砂辊5与箱体7的间隙内进行磨削,经过磨削的米通过出米斗2流出箱体7,磨削下来的米糠穿过米糠筛4通过米糠斗3被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实现较高程度的自动化,可以较完整的将胚芽保留,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架体1、出米斗2、米糠斗3、米糠筛4、砂辊5、轴6、箱体7、螺旋
推进片8、进米斗9、联轴器10、电机1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卧式胚芽米精磨机,由架体1、出米斗2、米糠斗3、米糠筛4、砂辊5、轴6、箱体7、螺旋推进片8、进米斗9、联轴器10、电机11组成,其中米糠筛2连接在米糠斗3内侧上端并紧固,将米糠斗3连接在砂辊5的正下方,箱体7连接在架体上并紧固。
上述的出米斗2连接在箱箱体7左端,进米斗9连接在螺旋推进片的正上方,电机11连接在架体右端。
上述的砂辊5和螺旋推进片8分别连接在轴上并紧固,螺旋推进片8在里侧,将轴6穿入箱体7内,调整砂辊5与箱体7的间隙使轴6能在箱体内自由旋转。
结合附图,图中将砂辊5和螺旋推进片8分别穿在轴6上并紧固,螺旋推进片8在里侧,将轴6穿入箱体7内,调整好砂辊5与箱体7的间隙并且轴6能在箱体7内旋转,
将米糠筛4连接在米糠斗3内侧上端并连接牢固,将米糠斗3连接在箱体7下侧,砂辊5的正下方,将箱体7连接在架体1上并连接紧固,将出米斗2连接在箱体7左端,将进米斗9连接在箱体7上侧,螺旋推进片8的正上方,将电机11连接在架体1右端并通过联轴器10与轴6连接后与架体1连接紧固。电机11通电,通过联轴器10带动轴6及连接在轴6上的砂辊5、螺旋推进片8旋转,糙米通过进米斗9进入箱体7内,在螺旋推进片8的推动下进入砂辊5与箱体7的间隙内进行磨削,经过磨削的米通过出米斗2流出箱体7,磨削下来的米糠穿过米糠筛4通过米糠斗3被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76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