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9199.3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松;刘丽君;王长平;尤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去除 水中 方法 | ||
1.一种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在原水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弱碱性,然后加入高锰酸钾0.3~0.8mg/L;
步骤B: 加入次氯酸钠或液氯,投加浓度以有效氯计为0.5~2.5mg/L;
步骤C:在氧化反应充分后的原水中加入石灰水,并调节pH值至8.5~9.0;
步骤D:加入絮凝剂,絮凝反应10~20分钟后,沉淀至少0.5小时,使原水中的镉、铊与氢氧化锰及氢氧化铁胶体共沉淀去除,沉淀后水的pH值降低至7.0~8.5以内;
步骤E:沉淀后的原水经过石英砂过滤进一步去除残留的镉和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反应时间为至少5分钟,pH值为8.0至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反应时间至少为3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石灰水的加入量为以氧化钙计,为10~30m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絮凝剂采用聚合硫酸铁,加入量以铁元素计,为3~10mg/L。
6.一种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该方法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原水取水口、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砂滤池和清水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 在所述原水取水口的原水管道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 于8.0~8.5之间;
步骤B′:于氢氧化钠投加点稍后的原水管道投加高锰酸钾,投加量控制在0.4~0.8mg/L,并通过监测控制沉淀池出水的高锰酸钾浓度在0.2mg/L以下;
步骤C′: 于所述混合池中投加次氯酸钠,投加量控制在1.5~2.5mg/L,并通过监测控制沉淀池出水余氯在1.0mg/L以下;
步骤D′:于所述絮凝池中投加石灰水,为以氧化钙计,投加量为25~30mg/L;
步骤E′:于所述絮凝池中投加聚合硫酸铁,以铁元素计,投加量为3.0-10.0 mg/L,并控制pH值在7.5~8.5之间;
步骤F′: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步骤G′:在砂滤池中过滤。
7.一种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该方法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原水取水口、絮凝池、沉淀池、砂滤池和清水池,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在取水口的原水管道投加氢氧化钠,投加量控制在进厂原水pH 在8.0~8.5之间;
2)在水厂絮凝池进口处投加高锰酸钾,投加量控制在0.4mg/L,并通过监测控制沉淀池出水的高锰酸钾浓度在0.2mg/L以下;
3)在絮凝池投加次氯酸钠,投加量控制在1.5mg/L,并通过监测控制沉淀池出水余氯在1.0mg/L以下;
4)在絮凝池投加石灰水,投加量为25mg/L;
5)在絮凝池投加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3.0 mg/L,反应后的pH值在7.5~8.5之间;
6)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7)在砂滤池中过滤。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和步骤6)中的沉淀时间为1至3小时。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同时去除原水中镉和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和步骤7)中,过滤采用的石英砂滤层的厚度至少为1.0m,石英的粒径为0.6-1.0mm之间,过滤速度不高于8m/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91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