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柱模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9398.4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车大桥;张勇;李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21/00;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4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预制柱模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工业化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各省市相继出台建筑工业化各项优惠性以及鼓励性政策,期望发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如雨后的春笋。传统施工模式下,需要采用木模板或是钢模板,加上自身预制梁、预制板的支撑,使支撑系统复杂化,为此柱模应运而生。柱模模板的支撑系统相对较少,且柱模的外观具有易装饰性,也可作为竖向结构,和传统的施工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然而,现有技术中,柱模均采用由数块柱模板构成中空柱形结构的形式,柱模板平时分开放置,使用时现场安装,使用完成后,再将模板拆除,费时费力。而且柱模在应用时,预制外墙与现浇柱拼接,因为现浇注传统的钢模与木模不能将柱的外观尺寸控制到毫米级,且容易出现涨模等问题,进而,极大地影响到了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方便的预制柱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柱模,包括横截面呈“凹”字形且为一体结构的柱模主体,设置在该柱模主体两个相对边上且相互对应的用于安装对拉螺栓的对拉固定孔,设置在柱模主体上用于连接现浇柱的外露钢筋,设置在柱模主体“凹”字形底边上的拆装吊点构件,以及设置在柱模主体两个相对边上且相互对应的吊装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柱模主体由混凝土制成,且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高效减水剂=1:2.43:3.80:0.51:0.8%。
具体的说,所述外露钢筋包括设置于柱模主体三面上的主筋和水平钢筋;其中,主筋纵向垂直设置,水平钢筋横向水平设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拆装吊点构件为安装在柱模主体上的吊装钢筋,且该吊装钢筋呈螺旋状。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柱模主体三面的下端还沿柱模主体轴向设有安装槽,并在该槽内设有毛细透排水带。
在柱模主体的相对侧边上还开设有导水槽,且该导水槽(8)为双向斜坡导水槽。
预制柱模的应用方法:将预制柱模运输至施工现场后与预制外墙拼接,然后再在预制柱模“凹”字形内现浇柱,现浇完成后,预制柱模即与现浇柱连接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柱模主体设计为一体式预制混凝土结构,预制柱模与预制外墙相接触从平整性和安装精度上确保了施工质量,同时,现浇注位于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柱模内,有效地解决了现浇注传统的钢模与木模不能将柱的外观尺寸控制到毫米级,且容易出现涨模等问题。
(2)本发明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高效减水剂=1:2.43:3.80:0.51:0.8%,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干硬性、抗渗透性能等,均能满足柱模的技术要求。
(3)本发明采用一体式结构的混凝土预制柱模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由若干柱模板构成中空柱形结构的形式,完成施工后,预制柱模与现浇柱连接为一体结构,无需现场安装和施工完成后的拆装工作,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配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1-柱模主体,2-对拉固定孔,3-拆装吊点构件,4-吊装螺栓,5-主筋,6-水平钢筋,7-毛细透排水带,8-导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柱模,该预制柱模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由若干柱模板构成中空柱形结构的柱模形式,进而将柱模设计为一体式结构,无需现场安装和施工完成后的拆装工作,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缩短了工期。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构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9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富氧燃烧的加热炉系统
- 下一篇:新型LED灯条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