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0258.9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9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4/18 | 分类号: | H04W84/18;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租赁 自行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其拥有量为世界各国之最。作为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自行车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和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尤其在低碳环保的国际背景下,及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国内城市困境下,我国现已有众多城市主动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意图让自行车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达到低碳出行,美化城市。公共使用的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现有的租赁自行车停车柱,采用一个停车柱停放一辆自行车的一对一的形式。一个停车柱需要一个固定位,也就是说,一个固定位只能停放一辆自行车,而固定位是停车柱的主要成本。另外,自行车是否归还成功还需要到旁边的自助查询机查询。再有,由于自行车只有接在停车柱上才算归还成功,而往往停车站已经没有多余的停车柱了,需要归还到其他地方,因而带来很大不便。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便于租赁自行车借还的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包括自行车、租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租赁设备设置在自行车停车场内,所述自行车与所述租赁设备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进行借还操作。
优选地,所述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还包括电控锁、身份识别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控制中心;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设备和所述电控锁设置在所述自行车上,所述身份识别设备用于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电控锁用于锁定所述自行车;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设置在所述自行车上的传感器节点和设置在所述租赁设备上的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上集成有网络通信模块,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借车时,所述身份识别设备将获取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送到所述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送到所述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和所述汇聚节点内存储的该自行车的状态信息生成借车请求并将借车请求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发送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借车请求判断用户是否符合借车条件,如果符合借车条件,则生成用户借车记录并返回借车许可信息到所述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接收到借车许可信息后改变所述自行车的状态信息并发送借车许可信息到所述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根据借车许可信息发送开锁命令到所述电控锁,所述电控锁解锁;还车时,所述身份识别设备将获取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送到所述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送到所述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所述汇聚节点内存储的该自行车的状态信息生成还车请求并将还车请求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发送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还车请求和用户借车记录判断用户是否符合还车条件,如果符合还车条件,则生成用户还车记录并返回还车许可信息到所述汇聚节点;所述汇聚节点接收到还车许可信息后发送还车许可信息到所述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根据还车许可信息发送锁定命令到所述电控锁使所述电控锁锁定。
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设备为射频卡识别器。
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设备为身份证信息读取设备。
优选地,所述身份识别设备为光电扫描器,所述光电扫描器识别条形码或二维码。
优选地,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为ZigBee网络。
本发明提供的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靠性高,无需固定位,便于租赁自行车归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租赁自行车的借还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传感器节点;11-身份识别设备;12-电控锁;2-汇聚节点;3-控制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0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型、砂芯内部活块拔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光纤拉丝设备优化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