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选抛尾重选脱泥细粒浮选的金红石选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0574.6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6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程宏伟;覃文庆;胡岳华;姜涛;刘贝;赵红波;邱冠周;张麟;王勇;曾祥龙;甘宏才;汤雁斌;李全德;孙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选 重选 细粒 浮选 金红石 选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红石选矿方法,具体为一种采用磁选抛尾、重选脱泥、细粒浮选的金红石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天然金红石资源储量较大,但于原矿品位较低,粒度细,嵌布关系复杂,为复杂难选矿石。如何提高原生金红石矿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金红石高效分选,为世界性难题。这一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对我国金红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解决国家对钛资源需求,意义重大。我国原生金红石矿属难选金红石矿,其特点是:(1)原矿品位较低,含金红石TiO2一般在2~4%左右;(2)金红石矿中常伴生有钛铁矿、石榴石、绿泥石以及蛭石、云母、角闪石等片状矿物;(3)金红石与其他矿物嵌布关系复杂,粒度一般为0. 01~0.2mm不等,属细粒、微细粒不均匀嵌布,粒度区间大;(4)矿石易泥化,选矿过程中常含大量的原生矿泥和次生矿泥;(5)矿石常含有影响金红石精矿质量的硫、磷等杂质元素;(6)金红石矿中含有较大磁性矿物如钛铁矿、石榴石、角闪石等,钛铁矿中的Ti3+、Fe2+,石榴石中的Fe2+、Al3+,角闪石中的Fe2+、Al3+、Mg2+等与金红石中Ti4+同药剂竞争吸附,减小药剂的选择性,增加药耗。我国金红石矿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1)金红石选厂规模太小、成本过高;(2)选矿工艺落后、设备陈旧;(3)金红石矿综合利用利用率低;(4)金红石矿分选技术难度大。
我国金红石矿的特点决定了金红石的选矿要采用重选、浮选、磁选、电选、化学选矿等不同组成的联合选矿工艺,才能得到高品质的金红石精矿产品。浮选是实现复杂原生金红石矿高效分离的重要手段,但是浮选成本较高,所以,要从根本上降低选矿成本、提高选别指标,必须在保证金红石回收率较高的前提下,先大量粗选抛尾,然后选用合适浮选流程对金红石进行分选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金红石的选矿粗选抛尾主要采用磨矿后直接重选抛尾和磁选抛尾。由于金红石粒度细,而脉石矿物粒度较粗,重选过程中等降现象严重导致金红石损失大,并且金红石粒度细,多采用摇床才能获得较好的分选效果;磁选抛尾主要采用磨矿后直接磁选,金红石嵌布粒度较细,为减少金红石损失需磨至较细粒级,使金红石充分解离,而金红石矿风化严重,含大量原生矿泥,磨矿过程中又产生大量的次生矿泥,大量矿泥的存在恶化了浮选效果,并消耗大量药剂,所以浮选前又要加入螺旋溜槽脱泥操作。所以现有的金红石的选矿粗选抛尾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选矿效果不佳,金红石回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的采用磁选抛尾、重选脱泥、细粒浮选的金红石选矿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选抛尾重选脱泥细粒浮选的金红石选矿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金红石原矿破碎筛分至一定的磨矿给矿粒度;
(2)将(1)得到的金红石矿颗粒用磨矿机磨至一定粒度后再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矿浆;
(3)将所述矿浆通入强磁选机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磁性矿物和非磁性矿物;
(4)将所述非磁性矿物进行重选脱除矿泥得到精选矿,再将精选矿脱水至一定浓度;
(5)将脱水后的精选矿进行浮选作业,添加脉石矿物抑制剂、金红石活化剂、捕收剂和起泡剂,浮选金红石,粗选后进行1~2次精选和扫选得到浮选金红石粗精矿;
(6)将所述金红石粗精矿通过磁选除去磁性杂质,然后再通过焙烧酸洗除去硫磷杂质,最后得到高品位金红石精矿。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1)中所述金红石原矿含有大量钛铁矿、石榴石和角闪石等磁性矿物,属于我国原生难选金红石矿,现有技术很难从这些难选矿物中选得高品位金红石矿精矿,而本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
作为优选,其中步骤(1)中所述给矿粒度为3mm,粒度太大不利于后续的磨矿;粒度太小,由于原矿中粉矿较多或风化严重,这样会带入更多的无用矿泥;所以适宜的给矿粒度很重要,在破碎筛分前还可增加洗矿作业预先分出细粒矿石,避免过磨并减少入磨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0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电驻极体传声器
- 下一篇:一种薄型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