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1055.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1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郁;徐罡寿;卢明勋;鞠再昌;李赫浚;朴钟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自动变速器 行星 齿轮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包括:
第一轴,所述第一轴接收发动机扭矩;
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以预先确定的距离与所述第一轴平行布置;
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布置在所述第一轴上,并且包括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以及第三旋转元件,所述第一旋转元件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旋转元件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轴或变速器壳体,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作为输出元件操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系进一步包括:
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布置在所述第二轴上,并且包括第四旋转元件、第五旋转元件以及第六旋转元件,所述第四旋转元件通过第一外啮合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轴、通过第二外啮合齿轮连接到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并且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变速器壳体,所述第五旋转元件通过第三外啮合齿轮连接到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并且直接连接到输出齿轮,所述第六旋转元件通过第四外啮合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轴;
四个传动齿轮,所述四个传动齿轮将所述第四旋转元件、所述第五旋转元件及所述第六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三旋转元件连接;以及
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所述离合器将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四旋转元件和所述第六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轴选择性地连接,所述制动器将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和所述第四旋转元件与所述变速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是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为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所述第一行星架为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内齿圈为所述第三旋转元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为所述第四旋转元件,所述第二行星架为所述第五旋转元件,所述第二内齿圈为所述第六旋转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四个传动齿轮包括:
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四旋转元件;
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五旋转元件;
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四旋转元件;以及
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六旋转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摩擦元件包括:
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和所述第六旋转元件之间;
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和所述第四旋转元件之间;
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之间;
第四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之间;
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布置在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以及
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布置在所述第四旋转元件和所述变速器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在第一前进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在第二前进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在第三前进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在第四前进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在第五前进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在第六前进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四离合器在第七前进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四离合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在第八前进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在第一倒挡速度处操作,
所述第三离合器和所述第一制动器在第二倒挡速度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10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