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外部绕线管的光纤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1163.9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S·C.·科瓦尔奇克;T·D.·史密斯;J·R.·卡姆;T·勒布朗;R·A.·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ADC电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外部 线管 光纤 | ||
1.一种从光纤盒放出缆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光纤盒,所述光纤盒具有盒体和在外侧布置在盒体上的绕线管,所述光纤盒包含安装板,所述盒体被配置成光学连接第一缆线的引入光纤和第二缆线的引出光纤,其中第一缆线围绕着绕线管布置,第一缆线的第一端部处的连接器化末端连接至布置在盒体中的终端排;
绕一轴线一起转动盒体和绕线管,直至期望长度的第一缆线被放出,其中,在第一缆线被放出之前,第一缆线的第一端部的连接器化末端被连接到所述终端排;以及
当期望长度的第一缆线已被放出后,固定盒体和绕线管相对于安装板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光纤盒放出缆线的方法,其中,终端排包含多个适配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光纤盒放出缆线的方法,其中,终端排包含多个滑动适配器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光纤盒放出缆线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安装板安装至一结构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光纤盒放出缆线的方法,其中,支架被安装至安装板和盒体,以固定盒体和绕线管相对于安装板的位置。
6.一种从光纤盒放出缆线的方法,包括:
将安装板安装至安装部位,安装板与绕线管可旋转地接合,以使得绕线管适于选择性地绕安装板的轴线转动,其中缆线围绕着绕线管布置,绕线管包含第一轴向端部和相反设置的第二轴向端部,第二轴向端部靠近安装板布置;
将盒体安装至绕线管的第一轴向端部;
绕安装板的轴线一起转动绕线管和盒体,直至期望长度的缆线被放出;
当期望长度的缆线已被放出后,固定盒体和绕线管相对于安装板的位置;将缆线的连接器化末端穿过绕线管的第一轴向端部中的通道并且穿过盒体的基部;以及
将缆线的连接器化末端与一终端模块的适配器的第一端部连接接合,其中所述连接器化末端布置在盒体的内部区域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从光纤盒放出缆线的方法,其中,所述缆线是用户缆线,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用户缆线的第一端部处的连接器化末端连接至布置在盒体的内部区域中的适配器。
8.一种安装缆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安装板、盒体、在外侧布置在盒体上的绕线管以及绕着绕线管盘绕的光缆,所述光缆的第一端部与盒体的终端模块中的适配器的前侧连接接合,
在光缆的第一端部与适配器的前侧连接接合并且引出光纤从适配器的后侧脱开的情况下,将盒体和绕线管彼此一致地绕一公共轴线转动,以便将光缆从绕线管放出,从而第一光纤的第二端部适于被定位在远离盒体和绕线管的远侧位置;
当期望长度的光缆已被放出后,固定盒体和绕线管相对于安装板的位置;以及
将盒体用作互联部,以便将光缆的第一光纤光学耦合至从盒体导出的第二光纤,所述第二光纤与适配器的后侧连接接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光纤配线柜设置在所述远侧位置,其中光纤分路器安置在光纤配线柜内,并且,第一光纤的第二端部在光纤配线柜处耦合至光纤分路器的输出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侧位置的范围为距离盒体和绕线管100-500英尺。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光缆被从绕线管放出之前,盒体和绕线管被安装至一结构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结构体是墙壁。
13.一种安装电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电信设备,所述电信设备包含安装板、盒体、绕线管和绕着绕线管盘绕的光缆,光缆具有绕着绕线管盘绕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包含安装长度和额外长度,并且光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将绕线管和盒体定位在第一位置;
在绕线管、光缆的第一端部和盒体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从绕线管放出光缆的安装长度而将光缆的第二端部移动至第二位置;
当期望长度的光缆已被放出后,固定盒体和绕线管相对于安装板的位置;以及
在所述第一位置将光缆的额外长度存储在绕线管上,其中,在安装过程完成后盒体和盘绕着光缆额外长度的绕线管保持在第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DC电信公司,未经ADC电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11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