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为多跳用户分配回程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1612.X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4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方媛;董江波;刘玮;陈燕雷;孙浩;韩云波;刘娜;李楠;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0 | 分类号: | H04W72/10;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跳 中继站 回程链路资源 用户分配 资源分配 基站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下级中继站 资源利用率 回程链路 业务需求 有效地 排序 调度 服务 保证 联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为多跳用户分配回程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及基站,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获取下级中继站及所述中继站所服务的多跳用户的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将所述中继站所服务的全部多跳用户的优先级联合排序;根据优先级逐个调度多跳用户,完成资源分配。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既提高了回程链路的资源利用率又有效地保证了多跳用户的业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为多跳用户分配回程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背景技术
中继(Relay)技术由于具有增加小区的覆盖、提高系统的容量及提供热点区域覆盖等特点已经成为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引入中继后,传统的网络结构发生了变化,基站(eNodeB)可以直接或间接的通过中继站(RN)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
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称之为一跳用户,通过中继站进行数据中转而间接的与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称之为两跳用户或多跳用户。相比与一跳用户与基站之间的直接链路,多跳用户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分为两段:eNodeB和RN之间的链路称为回程Backhaul链路;RN和RN UE之间的链路称之为接入Access链路。这种网络结构下会存在一个基站下存在多个中继站,每个中继站服务多个用户设备的情况,如图1所示。
传统的网络结构下,基站会结合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业务优先级要求等信息,根据目前常用的调度算法,轮询、最大C/I和PF算法,计算用户设备的优先级后为每个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进行基站和用户设备间的通信。
引入中继站后,由于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需要用中继站进行转发,数据传输需要经过Backhaul链路和Access链路。中继站有一定的调度能力,中继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业务需求、信道条件及业务优先级等信息,使用目前业界已有的调度算法确定用户设备的优先级,然后根据这个优先级顺序依次为用户设备分配无线资源进行Access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对于Backhaul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目前有两种资源分配方式,一种是采用静态资源分配的方式,所谓静态的资源分配方式是指eNodeB为中继站分配固定的资源,对于一个基站下有多个中继站时,基站会为这些中继站均匀分配无线资源(PRB)。中继站始终使用这些资源为其下属的用户设备提供传输能力。另一种是将中继站作为传统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来考虑,使用以上所述调度算法将一个基站下的多个中继站优先级排序,逐个为中继站分配无线资源,保证优先级高的中继站能够得到服务。
但以上现有技术都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种固定的资源分配方式下,基站为每个中继站分配均匀的无线资源,会造成无线资源利用率不均衡的情况,例如某个中继站下存在较大用户数据需求,而基站只能发送部分数据给中继站,另一个中继站下只有少量用户数据需求,则会造成这部分无线资源的浪费。
在Backhaul链路上,因为中继站只承担数据的转发作用,并不是真正的数据接收端,一个中继站会为其下服务的多个用户设备来转发数据,对于第二种无线资源分配方式,会出现某个中继站下用户业务的优先级较高,但是由于该中继站的优先级较低,基站不为该中继站分配无线资源,该用户无法得到服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为多跳用户分配回程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及基站,实现合理分配Backhaul链路的资源,有效保证多跳用户的业务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为多跳用户分配回程链路资源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获取下级中继站及所述中继站所服务的多跳用户的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将所述中继站所服务的全部多跳用户的优先级联合排序;
根据优先级逐个调度多跳用户,完成资源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1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
- 下一篇:头部、躯干和膝部组合安全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