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1849.8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5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刚;崔优生;唐华;何涛洋;梁达基;文剑伟;陈智超;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德宝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执法记录仪是针对执法部门设计研究的一款产品,集数码摄像、数码相机、对讲功能送话器功能于一身,能够对执法过程中进行动态、静态的现场记录,警员执勤后需要将记录的信息拷贝至系统,还需要对执法记录仪进行充电,但现有的充电设备功能单一,只能进行一对一的充电,信息的拷贝也只能通过将执法记录仪通过USB接口插入PC机,浪费了大量时间,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一种充电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充电基座,用于接入待充电设备;
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基座连接的USB模块,用于采集待充电设备的存储数据;
与所述USB模块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存储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以适应传输;
充电控制模块,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基座连接,用于控制为所述待充 电设备进行充电。
一种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充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连接的网络交换机,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有PC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能够同时为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在充电的同时实现数据的传输,有效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设备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设备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设备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充电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充电基座101,用于接入待充电设备;
与至少一个充电基座101连接的USB模块102,用于采集待充电设备的存储数据;
与USB模块102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103,用于对采集的存储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以适应传输;
充电控制模块104,与至少一个充电基座101连接,用于控制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多个充电机座可实现多个待充电设备同时充电,在充电的同时实现数据的传输,特别适用于执法记录仪,能够有效节约数据拷贝的时间,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参考图2,充电基座10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应用进行设置,至少一个充电基座101均与充电控制模块104连接,充电控制模块104与外部的电源接口107连接,将外部接入的220V交流电进行转换,以适应待用电设备的充电需求,对于执法记录仪,充电控制模块104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5V/8A的直流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USB模块102包括:USB集线器105以及USB网络服务器106,USB集线器105与至少一个充电基座101连接,用于将采集待充电设备的存储数据并发送至USB网络服务器106,USB网络服务器106用于将接收到的存储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并发送至数据传输模块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德宝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德宝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1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