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脊波导多路功率分配器及功率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2014.4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祝庆霖;姜万顺;宁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波导 功率 分配器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路分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非对称脊波导多路功率分配器及功率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毫米波固态功率分配器作为微波毫米波雷达、天线及通信等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微波毫米波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微波应用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功率分配器的分配路数及隔离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平面功率分配电路已不再能够满足系统工作的需要,因此,必须采用波导-探针阵列-微带电路的空间多路功率分配方法。
由于传统的平面电路多路功率分配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结构实现上都比较复杂,降低损耗和减小结构尺寸的问题都很难解决,因而功率分配路数很难得到提升。非对称脊波导与探针阵列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通路损耗,提高电磁波传输效率,且具有宽频带,多路数,高隔离等优点,较好的弥补了平面功率分配技术的不足。因而,波导与探针阵列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将逐渐成为毫米波空间功率分配技术的研究热点。
目前波导-微带探针空间功率分配技术主要采用波导E面探针或H面探针链式功率分配结构。功率的分配借助于插入波导内的微带探针对波导中的电磁波耦合实现。E面探针的优点在于两路功分时根据矩形波导的场型和探针的对称性,两条微带支路在较宽频带内都可以保持较高的幅度和相位的一致性,但是其最大缺点是由于波导口尺寸的限制及其主传输模式TE10模中电磁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很难对探针分配路数进行扩展,因此,这种结构只适用于功率分配路数要求较少的电路中。H面探针链式功率分配结构的优点在于扩展了功率分配路数,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单纯通过调节探针的尺寸很难保证工作带宽和功率分配的比例,对于装配精度要求非常高,并且在实际装配中由于人工操作而带来的误差可控性很差,因此,这种结构只适用于对幅度一致性要求低的电路中。
现有波导-微带探针功率分配技术由于采用单纯调节微带探针尺寸及位置的方案,其缺点是很难进一步扩展功率分配的路数,且功率分配比例的可调节性差,同时,由于毫米波频段的波导尺寸都很小,装配过程中很难对探针装配位置进行有效公差控制,当该技术应用于高于40GHz的毫米波频段的电路时,其缺点更加显著。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对称脊波导多路功率分配器及功率分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对称脊波导多路功率分配器,其中,包括标准波导、渐变脊波导、非对称脊波导、探针阵列、薄膜电阻;所述非对称脊波导的脊与标准波导的E面中心对称线呈30°角度偏移;所述探针阵列的探针间间距为工作带宽中心频率波长的四分之一;所述标准波导、所述渐变脊波导、所述非对称脊波导及所述探针阵列依次相连;所述薄膜电阻分别设置在所述探针阵列中各路探针之间。
所述的非对称脊波导多路功率分配器,其中,所述非对称脊波导的脊影响非对称脊波导内的电磁场能量分布,所述探针阵列中的探针呈阶梯状分布,其耦合强度与非对称脊波导中能量分布相匹配,从而能够将输出功率均匀分配到每一路探针。
所述的非对称脊波导多路功率分配器,其中,所述探针阵列制作在高频专用微波基片上,各路探针间用薄膜电阻相连,所述探针阵列中的微带探针,其到50欧姆微带线的过渡根据最小反射理论及传输线模型,采用了由探针到高阻抗线再到中阻抗线,最后过渡到50欧姆微带线的三级阶梯变换的结构;所述薄膜电阻方阻为50欧姆。
所述的分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电磁波由标准波导通过渐变脊波导进入非对称脊波导,然后通过非对称脊波导中脊的位置的变换,改变非对称脊波导内电磁场的能量分布方式,使非对称脊波导内的电磁场与探针阵列相匹配,完成功率分配;
步骤2:经过功率分配后的每一个支路信号,进入微带平面电路,在平面电路上,对每一路功率分配出的信号进行处理。
所述步骤2中所述处理为通过功率放大器芯片进行信号放大,再利用与功率分配网络相同的结构作为功率合成网络,完成放大后信号的多路功率合成。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波导中非对称脊的机械加工,并将探针阵列集成于一个微带介质基片上来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因素而产生的误差。同时,非对称脊与探针阵列的配合使用可以根据不同频段和具体应用要求,通路数量及功率分配比例可灵活更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非对称脊波导多路功率分配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标准矩形波导-渐变脊波导-非对称脊波导过渡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2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