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石T2-G实验采集参数自动匹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2098.1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葛新民;范宜仁;李虎;邓少贵;邢东辉;刘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R33/022 | 分类号: | G01R33/022;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 t2 实验 采集 参数 自动 匹配 方法 | ||
1.岩石T2-G实验采集参数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造待测岩石(T2,G)等效模型
由待测岩石在长、短回波间隔CPMG序列下测量的T2谱计算T2gS、
T2gS为待测岩石在短回波间隔CPMG序列测量的T2几何平均值,单位ms;
为待测岩石内部磁场梯度的平均值,单位T/m;的计算公式见式(1);
式(1)中:
—待测岩石内部磁场梯度的平均值,单位T/m;
T2gL—待测岩石在长回波间隔CPMG序列测量的T2几何平均值,单位ms;
T2gS—待测岩石在短回波间隔CPMG序列测量的T2几何平均值,单位ms;
γ—氢核的旋磁比,常数,2.675×108rad·s-1·T-1;
D—待测岩石中孔隙流体的扩散系数,25℃时,等于2.5×10-9m2/s;
TEL—长回波间隔CPMG序列的回波间隔大小,单位ms;
TES—短回波间隔CPMG序列的回波间隔大小,单位ms;
以(T2gS,)为中心构造二维正态分布模型f(T2j,Gp),并使f(T2j,Gp)满足归一化条件:
式(2)中:
T2j—待测岩石中相同孔隙大小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量,在[0.01ms,10000ms]间对数等间距分布,j=1、2、3…64,单位ms;
Gp—待测岩石中内部磁场梯度分量,在[0.001T/m,1000T/m]间对数等间距分布,p=1、2、3…64,单位T/m;
f(T2j,Gp)—横向弛豫时间为T2j,内部磁场梯度分量为Gp对应的归一化孔隙度分量,j=1、2、3…64,p=1、2、3…64,无量纲;
(2)建立T2-G回波串计算模型
第二个窗口采集的回波串幅度计算模型为:
式(3)中:
bik—第一个窗口的持续时间为t0、回波个数为NE1k时,第二个窗口中第i个回波的幅度,无量纲;
T2j—岩石中相同孔隙大小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量,在[0.01ms,10000ms]间对数等间距分布,j=1、2、3…64,单位ms;
Gp—岩石中内部磁场梯度分量,在[0.001T/m,1000T/m]间对数等间距分布,p=1、2、3…64,单位T/m;
f(T2j,Gp)—横向弛豫时间为T2j,内部磁场梯度为Gp对应的归一化孔隙度分量,j=1、2、3…64,p=1、2、3…64,无量纲;
ti—bik对应第二个窗口的采样时间,ti=i×TE,i=1、2、3…NE,单位ms;TE代表第二个窗口的回波间隔,单位ms;NE代表第二个窗口的回波个数;
t0—第一个窗口的持续时间,单位ms;
NE1k—第一个窗口的回波个数,k=1、2、3、4、5;
γ—氢核的旋磁比,常数,2.675×108rad·s-1·T-1;
D—待测岩石中孔隙流体的扩散系数,25℃时,等于2.5×10-9m2/s;
式(3)写成矩阵形式:
B=KT·X·KG (4)
式(4)中:
B—回波幅度bik对应的矩阵;
KT—核函数对应的系数矩阵;
KG—核函数对应的系数矩阵;
X—待测岩石构造的(T2,G)等效模型f(T2j,Gp);
(3)待测岩石T2-G实验采集参数(t0、NE1)自动匹配
第一步:按以下步骤自动搜索并匹配适合待测岩石T2-G实验的参数t0的大小
a)t0赋初值;
b)NE1min=1、NE1max=10t0,代入公式(4)计算对应的回波幅度b1min、b1max;
c)若满足b1min≤0.1b1max或t0≥T2gS,停止搜索t0,t0的当前值就是待测岩石T2‐G实验的最佳值;否则t0自动加0.1ms并返回步骤b)继续搜索,直至满足条件;
第二步:在确定t0的大小后,按以下步骤自动搜索并匹配适合待测岩石T2-G实验的参数NE1的组合
a)NE1的组合个数为5,并且NE11=1、NE15=10t0,代入公式(4)计算对应的回波幅度b11、b15,Δb=b15-b11,赋值NE12=NE11+1;
b)计算NE12对应的回波幅度b12,Δb12=b12-b11;
c)若满足Δb/8≤Δb12≤Δb/3,则停止搜索NE12;否则NE12=NE12+1,并返回步骤b)继续搜索NE12,直至满足条件;
d)在NE12匹配结束后,赋值NE13=NE12+1;
e)计算NE13对应的回波幅度b13,Δb13=b13-b12;
f)若满足Δb/8≤Δb13≤Δb/3,则停止搜索NE13;否则NE13=NE13+1,并返回步骤e)继续搜索NE13,直至满足条件;
g)在NE13匹配结束后,赋值NE14=NE13+1;
h)计算NE14对应的回波幅度b14,Δb14=b14-b13;
i)若满足Δb/8≤Δb14≤Δb/3,则停止搜索NE14;否则NE14=NE14+1,并返回步骤h)继续搜索NE14,直至满足条件;
j)NE1=1、NE12、NE13、NE14、10t0就是适合待测岩石T2-G实验的采集参数;
上述步骤采用编程软件编程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T2-G实验采集参数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长、短回波间隔CPMG序列的回波间隔大小分别为TEL=2.4ms,TES=0.1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20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周期阵列天线设计方法
- 下一篇:左心房/左心耳血栓的计算机辅助超声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