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有机聚合物电子助剂的负载型Au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2197.X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新;杨凯;陈旬;王绪绪;刘平;付贤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B01D53/86;B01D53/6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有机 聚合物 电子 助剂 负载 au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见光催化氧化CO脱除领域,具体涉及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在Au/TiO2体系中显现的电子助剂的作用和通过光热耦合作用来提高Au催化剂催化氧化CO去除的方法。
背景技术
CO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污染物。烃类的不完全燃烧排放气、矿井中的气体和家用煤气灶的排放气等,均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当空气中CO含量为2.0 × 10-5 mol/L 时,两小时之内人就会出现头晕和呕吐现象;当含量达到1.2 %时,会在 1-3 min 内致人死亡。对于CO的脱除,现已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通常在一般条件下,CO氧化脱除需要的温度高,能耗大,而且还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传统的常用净化CO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其中物理方法有变压吸附法、高温金属膜分离、低温聚合物膜分离、溶剂吸收法;但是由于CO的净化设备要求温度低、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连续工作等特点,故物理净化方法不易采用。而化学净化CO的方法有:低温变换反应法、甲烷化反应法、催化氧化反应法。低温变换反应法是将CO与水蒸汽反应转化为CO2的反应,其优点是将CO转化成CO2的同时生成了氢气。缺点是该反应的速率相对较慢,要达到满意的转化率需要足够大的反应器。同时由于反应平衡浓度的限制,出口CO的含量也很难达到10-5级的要求。甲烷化反应法是将CO和H2转化为甲烷的反应。CO的甲烷化技术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由于发生甲烷化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氢,因此甲烷化反应法受到实际应用的限制。
因此,研究低(常)温(<100℃)CO催化氧化对消除CO的污染更具有实际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O低(常)温氧化脱除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如空气净化器、 CO气体传感器、CO2激光器中气体的纯化、CO防毒面具、呼吸用气体净化装置以及密闭系统内CO 的消除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David R. Schryer , Billy T. Upchurch , Barry D. Sidney , Kenneth G.Brown ,Gur B. Hoflund , Richard K. Herz.J . Catal. 1991 ,130 (1): 314-317; Y. Yuan , A. P. Kozlova , K. Asakura , Wan HL , Tsai K, Iwasawa Y. J. Catal. 1997, 170: 191-199)另外,随着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发展,通过水蒸汽重整法和部分氧化法制得的富氢气体中CO的含量通常约0.5~2 (mol)%,因氢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一般为Pt,富氢气体中CO的含量必须控制在10-5以下,微量的CO易使其中毒,同时参与竞争氧的反应从而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的利用率。因此实现低温CO的催化氧化也显得迫切需要。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大都进行的是热催化氧化CO的研究,对其研究已证明贵金属如Pd, Au, Ag, Rh和Pt等负载的氧化物(如Al2O3, SiO2, TiO2)是一类优良的催化剂。(Nattaya Comsup, Joongjai Panpranot, Piyasan Praserthdam. Catal Commun, 2010, 11: 1238–1243; Huaqing Zhu, Zhangfeng Qin, Wenjuan Shan, Wenjie Shen, Jianguo Wang. J Catal, 2005, 233: 41–50.) 其中,备注关注的是以Au负载的催化剂拥有很好的低温氧化CO的活性,但其存在稳定性差、易失活的缺点。尽管反应气中一定H2的存在可以提高催化氧化CO的活性和稳定性,却会引起H2的氧化而使其选择性不高。因此,如何实现在常温条件下提高Au催化剂高效、低成本的催化氧化CO,迄今为止仍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2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草药治疗家禽湿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