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2620.6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0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元;罗若天;张阳;杨峰;甘小莺;田晓华;王新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租车 智能 调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出租车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在现代城市交通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因为出租车不像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一样有固定的路线和时间安排,在很多时候出租车都处于无客空载状态。有数据显示,出租车超过50%的工作时间用于寻找或等待乘客,比实际载客时间还要长。出租车空载行驶不仅是对燃油的巨大浪费,也加剧了交通的拥堵情况。尽管如此,乘客们却经常发现他们很难在路上等到一辆空出租车,这是由于乘客和司机彼此不知道对方的位置,即便他们仅相隔一条马路,也可能擦肩而过。因此,利用一些调度方法帮助乘客和空车找到对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租车空载的现象。
传统的出租车调度是通过电话叫车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市场上又涌现出一系列基于移动设备的出租车调度系统,如嘀嘀打车、微信叫车等。但是,这些系统普遍存在两个缺陷:第一,系统按照先到先得的策略处理乘客的请求,即优先为先发送请求的乘客分配一辆出租车,这种调度策略时常会出现分配不合理的情况。第二,乘客可能在叫车后恰好碰到空车,系统很难发现这一类违约行为并及时通知出租车司机。
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发现,Der-Horng Lee等在2004年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上发表的Taxi Dispatch System Based on Current Demands and Real-Time Traffic Conditions(基于实时需求及交通状况的出租车调度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先到先得调度策略的出租车调度系统,这种调度策略不能达到全局最优匹配,同时,该系统没有考虑乘客的违约行为,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缺陷。Kiam Tian Seow等在2010年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上发表的A Collaborative Multiagent Taxi-Dispatch System(协作式多主体出租车调度系统)中证明了将多名乘客与多名司机组合配对能够减小调度代价,但该文中没有给出多项式级时间复杂度的算法,一个大型城市中有上万辆出租车同时运行,指数级时间复杂度的算法在实际中并不可行;另外,该系统也没有考虑乘客的违约行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通过乘客和司机的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通信,实现乘客与司机的快速配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包括乘客、司机和服务器,所述乘客、司机和服务器是按照如下步骤工作的:
第一步,由乘客的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叫车请求,由司机的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空车请求;
第二步,服务器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运行基于二分图匹配的人车匹配算法对司机与乘客进行配对,并向对应司机发送调度安排;
第三步,若司机不接受调度,服务器重新运行人车匹配算法为该乘客安排其他司机;若司机接受调度,服务器向对应乘客发送请求确认;
第四步,司机接到乘客后,由乘客向服务器发送完成确认。
所述第三步中,服务器向对应乘客发送请求确认并开始根据乘客的GPS信息监测乘客是否有违约行为,一旦发现乘客违约,服务器将告知对应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2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盐倒笃菜的快速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卉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