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表达甘露聚糖酶的工程菌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12979.3 申请日: 2013-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3725621A 公开(公告)日: 2014-04-16
发明(设计)人: 李佩佩;康丽华;王华明;黄亦钧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9 分类号: C12N1/19;C12N9/42;A23K1/165;C12R1/8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重组 表达 甘露 聚糖 工程 菌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表达甘露聚糖酶的工程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半纤维素水解酶,以内切方式降解β-1,4糖苷键,降解产物的非还原末端为甘露糖,其作用底物包括葡萄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及β-甘露聚糖等。它不仅能够降低肠道粘度,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还可消除豆类中富含的β-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极大提高饼粕尤其是豆粕的能量消化率;同时,添加了甘露聚糖酶后动物的抵抗力及整齐度都有所提高。

甘露聚糖类物质作为半纤维素的第二大组分,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它是所有豆科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其它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含量也很高,如豆粕、小麦、菜籽粕、麸皮中半乳甘露聚糖占非淀粉多糖含量分别为22.7%、11.9%、19.6%和33.7%。

我国猪、鸡的主要日粮是玉米-豆粕型日粮,尽管猪、鸡等单胃动物对玉米的消化率较高,但对豆粕的能量利用率仅为50%~60%。单胃动物对豆粕能量的利用率如此低的原因可能是豆粕中含有的22.7%的半纤维素是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的非淀粉多糖。饲料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可以降解甘露聚糖,降低消化道内容物粘度,破坏植物性饲料细胞壁结构,使营养物质能与消化酶充分接触,提高内源酶的活性,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和提高肠粘膜的完整性等功能。因此,目前对甘露聚糖酶的研究是热点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露聚糖酶的重组表达菌株,本发明通过将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甘露聚糖酶基因转化入毕赤酵母中,构建得到了高效重组表达甘露聚糖酶的工程菌株,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毕赤酵母工程菌,其携带有能表达甘露聚糖酶的重组质粒。

所述重组质粒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的甘露聚糖酶基因。

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 2,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 1。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上述甘露聚糖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将枯草芽孢杆菌的甘露聚糖酶基因导入毕赤酵母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该基因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所述毕赤酵母工程菌能高效表达甘露聚糖酶,摇瓶发酵酶活达912U/mL。重组甘露聚糖酶的最适作用pH为4,最适作用温度为58℃。通过在日粮中添加本发明的甘露聚糖酶,实验组肉鸡日增重、育肥指数比正对照组分别高2%、2.6%,料肉比比正对照组降低了5.6%,说明本发明的甘露聚糖酶能显著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肉鸡的日增重和育肥指数,降低料重比,从而可以减少畜禽养殖中饲料的使用量,节约粮食资源和养殖成本,增加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可按常规条件,如J.萨姆布鲁克(Sambrook)等编写的《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运行。本领域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借助实施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和权利要求范围不限于所提供的案例。

实施例1  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挑取新鲜的枯草芽孢杆菌CGMCC1.897(购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单菌落于5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摇床200rpm振荡培养过夜,按照Tiangen 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说明提取染色体。

根据NCBI上甘露聚糖酶同源序列设计引物,以枯草芽孢杆菌CGMCC1.897染色体为模板,利用上下游引物进行扩增,扩增条件为: 94℃预变性5min,94℃变性40s,60℃退火40s,72℃延伸60s,30个循环后,72℃延伸10min。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PCR扩增产物,将该产物命名为Man-1

Man-1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得到质粒pT-Man-1,送至北京华大基因测序中心进行测序,测得Man-1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将该序列进行NCBI同源序列比对,确定Man-1基因为一新的甘露聚糖酶基因,与现有公开序列相似性最高为88%。

实施例2  表达载体的构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2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