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列传输推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3077.1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当贵;陈志豪;吴思贤;姜信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列 传输 推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推动技术,且特别关于一种串列传输推动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控制产品常用的控制单元大都有串列传输接口来进行通讯与控制,串列传输利用两条差动总线与其他控制单元的串列接口连接,在此差动总线上大部分会连接多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越多其等效负载越重。所以串列传输接口的设计通常在不同的应用中,会出现无法驱动太多设备的问题。
在传统技术中,如图1所示,二差动总线10、12连接多个元器件,其中一个元器件30包含一接口芯片14、一处理器16、第一光耦合器24、第二光耦合器26与保护元件15等。当差动总线连接多个元器件时,总线负载很重,故以一负载电容18表示。二差动总线10、12分别通过电阻20、22分别连接高电压端VCC与接地端。在串列传输的接口应用中,因为成本因素,在处理器16与接口芯片14中仅使用两个光耦合器24、26,第一光耦合器24用于接口芯片14的接收端,即接口芯片14的第1端,第二光耦合器26则使用于控制信号端或数据的输入信号端,其中控制信号端为接口芯片14的第2、3端,数据的输入信号端为接口芯片14的第4端。因为第二光耦合器26同时使用于控制信号端及数据的输入信号端,实际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实体应用限制方式为,接口芯片14的传送器28因为第4端等效接地,所以只能传输“0”的信号,传输“1”的信号则必须由电阻20、22来拉动。然而,二差动总线10、12上会有挂载许多元器件及长线,造成负载电容18很重,使得电阻20、22在拉动“1”时,会有拉不动的问题,所以此应用仅能在低速的应用上使用,无法高速传输。
以下将解释传统技术利用二个接口芯片14、30彼此传输信号的状况,如图2与图3所示,若令高电压端VCC为5伏特,电阻20、22分别为1000欧姆,其余元器件所造成的负载电容18为0.1微法拉。在传输信号时,使接口芯片14的第2端与第3端接收频率为2.5k赫兹的数字输入信号S,第4端等效接地。另外,负载电容18的两端为A、B节点,接口芯片30的接收器输出端为RO节点。由于接口芯片14的第4端接地,故接口芯片14的传送器28只能传输“0”的信号。在图3中,上图代表数字输入信号S,中图的实线代表A点电位,虚线代表B点电位,下图代表RO节点的信号。约在第2.5毫秒至第2.7毫秒之间,数字输入信号S为高准位信号,传送器28的传收逻辑为“0”,此时A、B点信号迅速分别被调至低准位电压与高准位电压,且RO点的电压为低准位电压。约在第2.7毫秒时,数字输入信号S为由高准位转为低准位信号,之后关闭传送器28,因此利用电阻20、22来拉动A、B点的电压,使A、B点的电压分别提升与下降,直到A点电压大于B点电压后,RO点的电压才为高准位电压。理论上RO点的电压的责任周期应为50%,才能收到正常的信号,但现在却因为利用电阻20、22来拉动A、B点的电压,导致RO点的电压的责任周期为22%,故拉动力量明显不足。另外如图4所示,当数字输入信号S的频率为5k赫兹时,A点电压根本没有机会大于B点电压,导致RO点的电压的责任周期为0,完全接收不到信号。在如此的应用下,当负载电容18为0.1微法拉,数字输入信号S的频率最大必须小于2.5k赫兹以下才有机会收到正常的数据,但信号品质是非常差的。
因此,本发明是在针对上述的困扰,提出一种串列传输推动方法,以解决现有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列传输推动方法,其是接收外部信号以产生不同电位施加于二差动总线上,以快速地反转原来的总线电位大小,进而提升传输信号品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串列传输推动方法,其是利用一串列传输推动装置推动一等效负载电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的电位,且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通过一第一差动总线与一第二差动总线连接串列传输推动装置,第一差动总线通过一第一等效电阻连接一高电位端,第二差动总线通过一第二等效电阻连接一低电位端。串列传输推动装置接收由一启动信号到一关闭信号间的触发信息,据此产生一第一电位与大于第一电位的一第二电位,并将其分别施加于第二差动总线与第一差动总线上,以利用第一电位、第二电位快速地改变第一端的电位至大于第二端的电位,再利用高电位端与低电位端维持第一总线与第二总线的电位到关闭信号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发双螺旋桨三用工作船
- 下一篇:一种发泡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