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瑜伽脚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3350.0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石娜;步月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B11/00 | 分类号: | A41B11/00;A63B71/12;A43B3/1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瑜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鞋袜,尤其是一种适合瑜伽运动者穿着的瑜伽脚套。
背景技术
瑜伽运动具有加速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力量和肌体弹性帮助形体修复,消除烦恼减压的优点,在现代人们的休闲生活中越来越流行。在瑜伽的练习过程中,教练往往不提倡穿瑜伽鞋子或瑜伽袜子,在瑜伽运动中,有些动作需要脚部对瑜伽垫有很好的抓牢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而现有技术中的瑜伽袜或瑜伽鞋通常是全包式结构,练习者穿着后,在瑜伽练习过程中时容易出现滑脚现象;而且瑜伽动作中有涉及局部脚趾的练习,穿着全包式的瑜伽鞋或瑜伽袜后,练习不便;而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裸脚练习,则又存在不卫生的问题,由于在练习过程中,难免会出汗,这样在公共地板或公共瑜伽垫上练习就难免让人不放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穿着舒适且便于瑜伽运动的瑜伽脚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瑜伽脚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脚套本体,脚套本体包括一体连接的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所述前脚掌部具有供脚趾裸露其外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防止瑜伽脚套后滑的定位带。
上述结构中,脚套本体在前脚掌部设了供脚趾裸露于外部的开口,使得脚趾部在瑜伽运动的练习中可以与地面或瑜伽垫直接接触,增大脚部与地面或瑜伽垫的抓牢力,便于瑜伽运动的练习;该脚套为局部裸露设计,其结构简单;除脚趾部外的脚部均包裹在脚套中,使得练习者在运动过程中有一定的卫生保证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穿着瑜伽袜或瑜伽鞋而出现的滑脚现象;上述开口处还设置了定位带起到固定脚部防止瑜伽脚套后滑的作用,改善了穿着舒适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带将所述开口分割成分别供大脚趾以及其他四趾穿过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上述结构中,该定位带将上述开口分隔成独立的两个开口腔,分别供大脚趾以及其他四趾穿过,为了加强定位效果,可以在其他四趾之间也设置定位带,但为了穿着舒适性考虑,只在大脚趾和其他四趾之间设置一个定位带为优选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脚套本体包括耐磨防滑大底,大底上设有吸湿透气帮面,所述帮面包括内侧帮、外侧帮、后侧帮和上侧帮,所述上侧帮具有鞋口,所述内侧帮靠近脚部脚窝处固设有绑带,绑带端部绕过脚背跗骨突点朝外侧帮靠近脚部脚窝处延伸且绑带端部可拆卸式固定在外侧帮。
上述结构中,耐磨防滑大底可以由热塑性弹性体TPR橡胶模塑成型,吸湿透气帮面可以由具有吸湿透气特性的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或其混纺经编织形成平纹结构的帮面;为了加强透气性,还可以在内外侧帮开设微型透气孔;绑带的设置进一步加强瑜伽脚套的定位效果,绑带的端部可以通过魔术扣等粘扣结构固设在外侧帮,便于穿脱。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绑带为弹性织物编织而成的弹性绑带。
上述结构中,绑带可以由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等与具有弹性的氨纶混纺编织形成具有弹性的绑带,提高穿着贴合性以及运动的自由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口由所述后脚跟部朝所述前脚掌部延伸至脚趾根部,所述上侧帮由鞋口靠近脚趾根部边缘朝脚趾前部延伸至大脚趾指甲盖根部,所述大底由所述后脚跟部朝所述前脚掌部延伸至脚趾根部,所述内、外侧帮分别由上侧帮的大脚趾指甲盖根部处通过弯弧曲线朝大底的大脚趾根部过渡连接。
上述结构中,大底部分的裸露面积较上侧帮大,增加了脚趾部与地面或瑜伽垫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脚趾部与地面或瑜伽垫之间的静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脚趾部的运动灵活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带将所述开口分割成分别供大脚趾以及其他四趾穿过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定位带的一端固设于上侧帮,定位带的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大底上,所述定位带的宽度与所述上侧帮宽度匹配。
上述结构中,定位带的上下端分别通过缝制方式固设于上侧帮和大底上,定位带的宽度与上侧帮宽度适配,可以增强定位带的强度,延长定位带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口靠近所述前脚掌部的前边缘具有水平设置的半椭圆形结构的轮廓,所述鞋口靠近所述后脚跟部的后边缘具有锥形轮廓,所述前边缘两侧分别通过内凹曲线朝所述后脚掌部延伸至所述后边缘的两侧形成封闭边缘。
上述结构中,鞋口的前边缘的半椭圆形结构的轮廓,可以增大脚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改善脚套内部的空气流通性,提高透气性,前边缘两侧通过内凹曲线过渡与脚部形状配合,可以改善该内外侧帮与脚部的贴合性,后边缘的锥形轮廓可以起到收紧防滑脱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