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3669.3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峰;陈养彬;方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两轮车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自平衡电动两轮车的转向机构主要有两种操作结构,一种是转动式,另外一种是摆动式。在转动式的转向机构中,操纵杆竖立在自平衡两轮车的支撑平台上,并可围绕该操纵杆的中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操作者在转向时通过手或腿的操作带动设置于操纵杆上端的把手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与该把手相连的操纵杆由初始位置围绕该操纵杆的中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该操纵杆转动角度的大小,并将反映该转动角度变化量的检测信号发送至该自平衡两轮车的控制系统,从而控制该车辆的转向。在摆动式的转向机构中,操纵杆的下端与一水平地设置在自平衡两轮车的支撑平台上的转轴相连,操作者在转向时操纵设置于操纵杆上端的把手带动操纵杆从初始的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摆动,进而带动与该操纵杆相连的水平转轴由初始位置围绕该水平转轴的中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该水平转轴转动角度的大小,并将反映该转动角度变化量的检测信号发送至该自平衡两轮车的控制系统,从而控制该车辆的转向。
转动式转向机构的缺点是:在自平衡两轮车转弯时,由于操纵杆只能转动不能摆动,驾驶者为了平衡车辆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身体很容易向人体一侧方向倾斜,从而容易诱发翻车事故,另外也降低了驾乘的舒适感。摆动式转向机构的缺点是:通过控制操纵杆左右摆动实现转弯,对于新的驾驶人员而言不易掌握;另外,由于摆动操纵杆要触发车辆的转弯动作,驾驶者在在自平衡两轮车转弯时同样不能通过摆动操纵杆来平衡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通过转动操纵杆控制车辆转弯也可以控制操作操纵杆左右摆动的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机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机构,所述的自平衡两轮车包括支撑平台和控制器,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
可转动的操纵杆;
转动复位机构,用于在操纵杆由初始位置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产生将该操纵杆复位到所述初始位置的复位力;
转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操纵杆的转动角度变化量,并将反映该转动角度变化量的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根据该检测信号控制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
其特点在于,该转向机构还包括一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包括:
底座,连接于支撑平台;
摆动件,该摆动件可左右摆动地设置于该底座,操纵杆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摆动件,并可带动该摆动件左右摆动;
摆动复位机构,用于在摆动件由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摆动时产生将该摆动件复位到所述中间位置的复位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平衡两轮车的驾驶者通过控制操纵杆转动实现车辆的转向,操作十分方便;当在自平衡两轮车转弯时,驾驶者能够通过控制操纵杆摆动来平衡车辆转弯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人体保持垂直站立的姿态,从而大大降低了发生翻车事故的概率,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平衡两轮车转向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平衡两轮车转向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平衡两轮车转向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平衡两轮车转向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采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向机构与自平衡两轮车的支撑平台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采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向机构的自平衡两轮车的外观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摆动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摆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摆动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摆动件位于中间位置。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摆动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摆动件向左摆动到极限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操纵杆11、转动复位机构、转向检测装置以及摆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型中压矿物质防火电缆
- 下一篇:一种物料工装架摆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