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中分离铁铝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3820.3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辉;姜涛;曾精华;张元波;范晓慧;饶明军;杨永斌;郭宇峰;许斌;刘明霞;罗骏;李卓宣;黄柱成;李骞;陈许玲;朱忠平;徐斌;甘敏;李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铝 铝土矿 分离 铁铝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领域,涉及一种从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中分离铁铝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和铝是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钢铁工业和氧化铝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铁、铝矿石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优质铁矿、铝土矿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均急剧下降。在优质资源供不应求的紧迫形势下,迫切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国内低品位复杂难选矿石资源,以保障我国钢铁工业和氧化铝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目前,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国家,储有丰富的低品位高铁高硅铝土矿。在我国国内,此类资源主要分布在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山西等地。该类矿石铝品位低,铁、硅含量高,铝硅比低。若将该类矿石直接用于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低,赤泥产量大,严重降低氧化铝生产的经济效益。由于高铁赤泥难以利用,导致目前无法回收铝土矿中的铁,造成铁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高效分离铝土矿中的杂质硅、铁,提高氧化铝品位,提高铝硅比,并将铁矿物回收利用,为氧化铝工业和钢铁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对缓解我国铝土矿和铁矿资源严重短缺的压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对铝土矿的选矿研究较多,在脱硅和除铁方面都有广泛的研究。在高硅铝土矿的脱硅方面,主要方法有正浮选、反浮选、化学法等。采用正浮选法,药剂成本低,但精矿上浮量大,药剂用量高;且精矿中药剂残余量高,对后续拜耳溶出工艺产生有害影响;浮选精矿过滤脱水困难,不利于降低拜耳法溶出过程的能耗;对于矿物组成复杂、嵌布粒度细的铝土矿要求细磨,磨矿能耗高,同时也容易导致可磨性好的铝硅酸盐矿物过粉碎和泥化,对浮选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正浮选所得氧化铝精矿的铝硅比可提高至11以上,Al2O3回收率为85~90%。采用反浮选,由于铝硅酸盐矿物硬度低、易磨,而一水硬铝石硬度高,易于实现粗磨矿,有利于降低磨矿能耗和精矿含水量;上浮产品产率小,药剂用量小;且精矿易过滤,也将有利于降低水分含量;机械夹带少,有利于改善产品质量。目前,采用反浮选方法可将铝硅比提高至9左右,而Al2O3回收率大约为80%左右。热活化脱硅法,是将铝土矿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焙烧处理,使矿石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分解生成无定形SiO2,水铝矿物分解为α-Al2O3,然后利用无定形SiO2与α-Al2O3在NaOH溶液中溶解性的差异,实现铝、硅分离。热活化脱硅法,有高温焙烧工序,能耗相对较高,但该法技术指标较高,氧化铝精矿的铝硅比可提高至11~15,Al2O3回收率达98%以上。
在高铁铝土矿的铝铁分离方面,正在广泛开展研究。近年来,提出了许多种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8类:选矿法、磁化焙烧法、金属化焙烧法、还原烧结法、熔融冶炼法、酸法和高浓度碱法。
选矿法主要包括重选、磁选、浮选、电选、絮凝以及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等联合选矿工艺。对于铁、铝嵌布关系简单的矿石,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铝铁分离。但是,一般高铁铝土矿中铁矿物粒度较细,铝、铁矿物赋存关系复杂,嵌布紧密,且由于铝铁的地球化学和晶体化学行为相近,常出现类质同象替代,选矿法对此类矿石的铝铁分离效果则较差。
酸法是利用铁、铝在不同的条件下溶于酸的能力的差异,将铁和铝分别溶于酸中,得到的铁和铝的盐溶液经浓缩结晶,再经热分解得到氧化铝和氧化铁。酸法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是:从铝盐溶液中除铁困难;耗酸量大,酸的再生过程复杂,回收和循环使用难度很大,故对环境构成破坏而且成本高;对设备的腐蚀严重,需要价格昂贵的耐酸设备。这些都阻止其应用于工业生产。
磁化焙烧法,是以还原性气体或煤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物还原为强磁性的磁铁矿,再通过磁选将磁铁矿分离出来,得到铁精矿和高品位的铝精矿。或者在磁化焙烧后,进行拜耳法溶出,再通过磁选从赤泥中回收铁。对于铁矿物嵌布粒度细的矿石,采用该法铁的分离效果不佳,铁的回收率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3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射式LED汽车前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