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流电池液流框及其形成的电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4426.1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清;吴雪文;吴雄伟;萧荣滔;吕善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18;H01M8/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池液流框 及其 形成 | ||
1.一种液流电池液流框,包括嵌入联接的外框(1)和内框(4),其特征在于,该外框上设有多个进出液口(6)和多个流道(7),且每一进出液口(6)连通一流道(7),每一流道(7)的末端设置潜流口(11),潜流口(11)与设于液流框中部的反应区(8)连通;每一进出液口(6)及流道(7)的四周设置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该外框(1)的内侧设置有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与该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和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相对应的外框另一面设有反应区第二密封部(12)和进出液口第二密封部(13);该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与相邻液流框的进出液口第二密封部(13)为能相互扣合的多层凹凸结构,该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与相邻液流框的反应区第二密封部(12)也为相互扣合的多层凹凸结构,且该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与相邻液流框的进出液口第二密封部(13)相互扣合后形成封闭的迷宫状,从而实现对进出液口和流道的密封,该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与相邻液流框的反应区第二密封部(12)相互扣合后形成封闭的迷宫状,从而实现对反应区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该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和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是横截面呈“W”形的多层槽体结构;该反应区第二密封部(12)和进出液口第二密封部(13)是横截面呈“W”形的多层肋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该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和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是横截面呈“W”形的多层肋体结构;该反应区第二密封部(12)和进出液口第二密封部(13)是横截面呈“W”形的多层槽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流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进出液口(6)和多个流道(7)设于外框(1)的正面,且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和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设于外框(1)的正面,该反应区第二密封部(12)和进出液口第二密封部(13)设于外框(1)的反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流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进出液口(6)和多个流道(7)设于外框(1)的反面,且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和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设于外框(1)的反面,该反应区第二密封部(12)和进出液口第二密封部(13)设于外框(1)的正面。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流电池液流框,其特征在于,该进出液口第一密封部(10)、反应区第一密封部(9)、反应区第二密封部(12)及进出液口第二密封部(13)分别为整体呈环形的结构。
7.一种液流电池电堆,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流电池液流框形成的液流单电池叠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44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发光控制系统
- 下一篇:结构体、结构体形成方法及结构体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