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诱抗素的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14687.3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626581A 公开(公告)日: 2014-03-12
发明(设计)人: 黄耿;丁城峰;刘艳;张勇;朱新成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
代理公司: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代理人: 杨俊华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诱抗素 氨基酸 肥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含诱抗素的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多种生理性病害,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其中番茄晚疫病、辣椒病毒病等至今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现有的叶面肥对这些病害的防治效果欠佳。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预防上述多种病害并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叶面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诱抗素的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叶面肥防治效果欠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诱抗素的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印楝叶收集、储装,加入腐熟剂进行充分发酵处理;

(2)在发酵后的印楝叶中加入水,搅拌0.5~2小时浸取后离心,收集滤液;

(3)向滤液中加入强酸并在40℃~80℃的条件下水解15~22h,即获得氨基酸母液;

(4)向氨基酸母液中加入微量元素,加入螯合剂在反应釜中进行充分的螯合;

(5)加入诱抗素,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6)检测、包装,即得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发酵时间为7~10天;所述腐熟剂的加入量为印楝叶质量的3~10%。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加入水的质量与发酵后印楝叶的质量相同;所述步骤(3)中加入强酸的质量为滤液质量的8~18%。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微量元素加入量为氨基酸水溶液质量的2~20%;所述螯合剂加入量为氨基酸水溶液质量的5~35%;螯合剂为柠檬酸。

另外,所述步骤(5)中诱抗素加入量为氨基酸水溶液质量的0.001~5%。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印楝是楝科楝属乔木,具有杀虫、杀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对高等动物无害,对昆虫的天敌比较安全,而且还具有不会残留在植物上的优点;而将印楝树叶加工成叶面肥既能促进植物对营养的吸收,又对害虫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经过检测发现印楝叶中也含有印楝素。印楝素对于能抑制病菌的生长,具有预防病害的效果。印楝叶具有易获得,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特点。对其的应用将是变废为宝的典范。

诱抗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生长因子,具有抗逆诱导作用,植物在逆境胁迫时,诱抗素在细胞间传递逆境信息,诱导植物机体产生各种应对的抵抗能力。在土壤干旱胁迫下,诱抗素启动叶片细胞质膜上的信号传导,诱导叶面气孔不均匀关闭,减少植物体内水分蒸腾散失,提高植物抗干旱能力。在寒冷胁迫下,诱抗素启动细胞抗冷基因,诱导植物产生抗寒蛋白质。一般而言,抗寒性强的植物品种,其内源诱抗素含量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病虫害胁迫下,诱抗素诱导植物叶片细胞PIN基因活化,产生蛋白酶抑制物(pls)阻碍病原或虫害进一步侵害,避免受害或减轻植物的受害程度;在土壤盐渍胁迫下,诱抗素诱导植物增强细胞膜渗透调节能力,降低每千克物质中NA+含量,提高PEP羧化酶活性,增强植株的耐盐能力;在药害肥害的胁迫下,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的平衡,停止进一步吸收,有效解除药害肥害的不良影响;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诱抗素诱导植物增强光合作用和吸收营养物质,促进物质的转运和积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本发明将印楝树叶加工成氨基酸母液,在其基础上添加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和诱抗素制成含诱抗素的水溶性叶面肥。诱抗素的加入,在植物正常生长条件下,不仅能诱导植物增强光合作用和促进植物对营养的吸收,而且还能促进营养物质的转运和积累;同时,在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条件下,还能诱导植物潜在的抗逆境因子,实现自我保护和修复功能,抵御不利环境,预防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本发明经过试验示范,在对病虫具有一定预防作用的同时,促进了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大大提高了植物果实品质和产量,深受广大农户的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由于农田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水体污染,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现代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大力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研制和运用各种天然性肥料,减少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4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