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串联微穿孔管消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4999.4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恩;杜松泽;田小青;郭晶晶;田翠翠;侯献军;颜伏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串联 穿孔 消声器 | ||
1.一种双层串联微穿孔管消声器,包括进气端(6)、排气端(7)以及在所述进气端(6)、排气端(7)之间的消声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排气端通过消声器主体直接导通,消声器主体由外至内由外壳(4)、微穿孔外管(3)、微穿孔内管(2)三部分同轴套接组成多层筒形主体,三部分共用的中心轴线与进气端和排气端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微穿孔外管(3)、微穿孔内管(2)各管层上的微孔为垂直于中心轴线且遍布于各自管壁的直通微孔;微穿孔管内管(2)与微穿孔管外管(3)间以及微穿孔管外管(3)与外壳(4)之间为空腔且各空腔均无任何填充材料;进气端(6)与消声器主体的一端通过前端盖(1)封闭连接,排气端(7)与消声器主体的另一端通过后端盖(5)封闭连接;前端盖(1)和后端盖(5)的中心设置中心通孔,且中心通孔直径与微穿孔内管(2)、进气端(6)、排气端(7)的直径相同;微穿孔内管(2)直接连通进气端(6)、排气端(7)或者微穿孔内管(2)的一端直接从后端盖(5)的中心通孔伸出形成排气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微穿孔管外管位于微穿孔管内管和外壳之间,将微穿孔管内管与外壳间的空腔分隔成体积不等的两部分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多层筒形主体中,外壳(4)和微穿孔管外管(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而微穿孔管内管(2)的横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微穿孔管内管(2)和微穿孔管外管(3)的微孔孔径相同或不同,但两层管上微孔分布的孔隙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微穿孔管内管(2)和微穿孔管外管(3)的各自微孔孔径为0.1-0.5mm,孔隙率小于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微穿孔外管(3)、微穿孔内管(2)各管层的管壁厚度相同或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49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灯治具
- 下一篇:无油空压机保护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