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废旧棉纤维制备载银抗菌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5121.2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戴晋明;史晟;侯文生;张永芳;陈旭红;朱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25/08;A01P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棉纤维 制备 抗菌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废旧棉纤维制备载银抗菌剂的方法,属废旧资源综合利用及抗菌剂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纤维是最重的纺织原料之一,是产量最高的天然纤维,全球每年消耗量达2424万吨以上,我国的消耗量占全球的40%;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品的使用周期在逐渐缩短,造成废旧纺织品的数量在不断攀升;2012年我国的废旧纺织品年存量已达2300万吨/年,它们大部分被焚烧和掩埋,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何对废旧棉纺织品进行回收利用,支撑高附加值产品已是当务之急。
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以废旧棉纤维为原料,制成碳微球是一个废物利用的新途径;利用碳微球与其他物质混合制成更高级的化学物质是十分可取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状况,用废旧棉纤维为原料,制成碳微球,再与硝酸银混合制成载银抗菌剂,以充分利用废旧棉纤维,制成高附加值产物,扩展废旧棉纤维的利用范围。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废旧棉纤维、硝酸银、盐酸、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氢氧化钠、连二亚硫酸钠,其组合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
废旧棉纤维:(C6H10O5)n n=6000-15000 10g±0.001g
硝酸银: AgNO3 2.55g±0.001g
无水乙醇: CH3CH2OH 1000mL±10mL
去离子水: H2O 6000mL±10mL
盐酸: HCL 25mL±0.1mL
氢氧化钠: NaOH 0.5g±0.001g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 1g±0.001g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C18H29O3SNa 2mL±0.001mL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13H27O(CH2CH2O)2SO3Na 1mL±0.001mL
制备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
对制备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质量纯度、浓度、含量控制:
废旧棉纤维: 固态固体 含碳量:44.44%
硝酸银: 固态固体 99.8%
盐酸: 液态液体 浓度37.5%
无水乙醇: 液态液体 99.5%
去离子水: 液态液体 99.9%
氢氧化钠: 固体粉体 99.9%
连二亚硫酸钠: 固体粉体 99.9%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液态粘稠状液体 99.9%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液态凝胶状膏体 99.9%
(2)预处理废旧棉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51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