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penFlow的SDN虚拟化平台上行信令流标签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6467.4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黄韬;刘韵洁;王健;胡文博;魏亮;董美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7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penflow sdn 虚拟 平台 上行 信令流 标签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OpenFlow的SDN虚拟化平台上行信令流标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应用与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基于TCP/IP的互联网逐渐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与弊端。不少国家提出了下一代互联网计划,软件定义网络应运而生。
OpenFlow软件定义网络由两部分组成:数据平面,用来转发网络数据包;控制平面,用来控制网络数据包的转发策略。数据平面的OpenFlow交换机内部维护一张流表,称之为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可以根据数据包包头的一层(物理层)到四层(传输层)特征进行匹配,并指定匹配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项的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当一个数据包进入OpenFlow交换机后,OpenFlow交换机会查询内部的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按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处理数据包。若OpenFlow交换机内部没有能够匹配数据包的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OpenFlow交换机会将这个数据包转发给控制平面的OpenFlow控制器,OpenFlow控制器再向OpenFlow交换机下发一条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指示OpenFlow交换机如何处理这个数据包。OpenFlow交换机和OpenFlow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遵循OpenFlow协议。OpenFlow协议定义的上行信令(OpenFlow交换机到OpenFlow控制器)和下行信令(OpenFlow控制器到OpenFlow交换机)。
如果将一个OpenFlow网络交给多个OpenFlow控制器来控制,每个OpenFlow控制器只控制网络中的一部分特定的网络数据包,这样,每个OpenFlow控制器就控制着一个虚拟网络。但是在OpenFlow1.0中,每个OpenFlow交换机只能有一个控制逻辑,因此,不能将不同特征的数据包交给不同的OpenFlow控制器处理。为此,需要在OpenFlow交换机和OpenFlow控制器之间添加一个网络虚拟化层,它接收所有OpenFlow交换机的上行信令,并根据上行信令的特征将它转发给对应的OpenFlow控制器处理。同样,网络虚拟化层收到的OpenFlow控制器下发的下行信令也要对信令进行处理,处理后再将其转发给相应的OpenFlow交换机。
网络虚拟化层具体实现过程如下:网络虚拟化平台为网络建立与多个虚拟网络相对应的多个切片(Slice),为每个Slice指定一个OpenFlow控制器,将属于不同Slice的网络数据包转发给对应的OpenFlow控制器以实现网络虚拟化;再向每个Slice中添加流空间(FlowSpace)。流空间描述了转发给Slice的数据包的特征,至少包含以下多个匹配项中的一个或多个:交换机端口(layer1),源mac/目的mac或以太网类型(layer2),源IP/目的IP或协议类型(layer3),TCP/UDP源端口/目的端口(layer4);网络数据包进入OpenFlow交换机后向网络虚拟化平台发送PacketIn信令,网络虚拟化平台将PacketIn信令与FlowSpace中的匹配项进行匹配,若PacketIn信令匹配了FlowSpace中的流规则,则将这条PacketIn消息转发给这条FlowSpace所在的OpenFlow控制器。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点:
1)网络虚拟化平台基于每个交换机进行虚拟网络划分,每当一个数据包进入OpenFlow交换机产生PacketIn,网络虚拟化平台都会将数据包与所有FlowSpace匹配,判断该数据包属于哪个虚拟网络,当数据包离开本交换机进入下一个交换机后,网络虚拟化平台还会将此数据包与所有FlowSpace匹配,判断该数据包属于哪个虚拟网络。这样每一跳都要进行虚拟网络的判断,效率较低。
2)OpenFlow协议允许交换机对数据包进行灵活的修改操作,当一个数据包被一个虚拟网络操作后,数据包的部分字段可能被改变,此数据包进入另一个OpenFlow交换机后,可能被网络虚拟化平台判断为另一个虚拟网络的数据包,这就导致了一个数据包被不同的与虚拟网络相对应的OpenFlow控制器控制,数据包隔离性差。
3)网络虚拟化平台虽然对与虚拟网络相对应的OpenFlow控制器下发的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匹配项进行检查与修改,但是对flowspace的互斥性没有检查,这导致与虚拟网络1相对应的OpenFlow控制器下发的虚拟网络流规则描述表可能匹配了虚拟网络2对应的数据包,产生信令越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未经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6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