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16525.3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6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郭锦鸿;梁达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通管道顾问及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屈静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石门***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管法 修复 管道 所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开挖修复管道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
背景技术
既有管道由于时间推移时有漏点产生,或者为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进行修复,若采用开挖埋管法进行处理,则需要占用大量场地,带来交通道路停止通行或建筑停用等麻烦,因此非开挖修复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发展。采用非开挖修复法,需要安装井以便放置顶管装置,展开修复作业。
已知的顶管装置通常固定在地面或者安装井的壁上,在将管套运送及排列在导轨过程中需要人进出安装井,以保证用于修复的新的管件与既有管道成直线排列,这样就需要安装井足够大以便有合适的工作区域,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要提供这样足够大的安装井是不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尽可能地减少甚至不需要进入安装井的,从而减少安装井尺寸的顶管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安装井上方实现对修复所用管段相对既有管道的排列进行控制的顶管装置。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甚至在既有管道中有低速流动情况下能实施对修复所用管段的运送、顶进及撞接的顶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包括具有相同中心轴的顶管框架、顶管撞架、液压缸及活塞头,所述顶管框架与液压缸由活塞头连接,所述顶管框架与顶管撞架为一体设置,所述顶管撞架的外截面与修复所用管段的插口的内径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活动结构的顶管装置,无须固定在地面或安装井壁上,结构小巧,使用方便;不需要人进入安装井,从而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安装井的尺寸;控制方便,可以在地面实现完全控制;施工条件要求低,甚至可以在有低速流动情况下实现修复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的后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的液压缸。
图6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套上修复所用管段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图5,一种顶管法修复管道所用的顶管装置5,包括顶管框架1、顶管撞架2、液压缸3及活塞头6。顶管框架1、顶管撞架2为一体结构,液压缸3穿插在顶管框架1中,设置在液压缸3中的活塞头6与顶管框架1连接,且顶管框架1、顶管撞架2及活塞头6具有相同的中心轴。
顶管框架1为长方体框架,两边上设有成直线分布的三个转轮8,各边上的转轮8按顶管框架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转轮的作用是方便套入修复所用的管段4,使管段4可以滑动套入。
顶管撞架2包括由顶管框架1的一短边由其两面垂直的方向向外延伸的弧形部,弧形部的外直径跟管段4的插口41的内直径相等。为增强顶管撞架2的强度,在顶管框架1与顶管撞架2之间设有斜拉条7。根据修复所用管段的插口的内部轮廓的变化,顶管撞架的外截面也而随之变化为相匹配的形状。
施工过程为:修复所使用的管段4先套入顶管框架1,其套口42朝向既有待修复管道的入口,再将管段4的插口41套接到顶管撞架2上;然后将顶管装置5由地面经安装井下放到与待修复管道入口位置;再用牵引线使顶管装置5所套接的管段4跟待修复管道成一直线,套口42朝向既有待修复管道的入口。最后就可启动液压缸3,推动顶管框架1带动顶管撞架2,从而推定管段4进入待修复管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通管道顾问及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积通管道顾问及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6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箔复合型防热套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重补偿功能的排气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