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双电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7882.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王永飞;刘辰;张晨阳;赵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疲劳 试验 机双电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双电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动态试验,疲劳试验机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它已成为飞机、汽车等机械制造行业中零件的疲劳强度和寿命试验不可缺少的设备。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是一种使用方便、控制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适用范围广的用于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设备,现有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的电控装置正在向以计算机为核心进行检测、控制、显示的方向发展,往往在上位机PC或远程PC上完成对设备的监控,但却忽视了现场监控的稳定性以及直观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双电控装置,能够实现分别通过现场控制柜和上位机PC或远程PC对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进行控制,并将其相关控制操作指令同时在现场控制柜和上位机PC或远程PC上进行显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双电控装置,包括L1线和N线组成的近程控制回路以及L2线和N线组成的远程控制回路,
所述的近程控制回路由在L1线和N线之间的近程控制回路第一支路15、近程控制回路第二支路16、近程控制回路第三支路17、近程控制回路第四支路18和近程控制回路第五支路19进行并联组成,其中,近程控制回路第一支路15由动作开始开关1、动作停止开关2以及第一继电器3进行串联而成;近程控制回路第二支路16由第一继电器3的第一辅助触点3-1串联在L1线和动作开始开关1与动作停止开关2之间而成;近程控制回路第三支路17由第一继电器3的第二辅助触点3-2和并联在一起的第六继电器14、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电磁执行机构4、第二继电器5及动作开始指示灯6进行串联而成;近程控制回路第四支路18由第三继电器7串联在L1线和N线之间而成;近程控制回路第五支路19由第一继电器3的第三辅助触点3-3先串联第五继电器13的辅助触点13-1,再与并联在一起的第四继电器9和动作停止指示灯8串联而成;
所述的远程控制回路由在L2线和N线之间的远程控制回路第一支路20、远程控制回路第二支路21和远程控制回路第三支路22通过并联而成,其中,远程控制回路第一支路20由固态继电器的辅助触点12-1和并联在一起的第六继电器14、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电磁执行机构4、第二继电器5及动作开始指示灯6进行串联而成;远程控制回路第二支路21由第三继电器的辅助触点7-1串联第六继电器的辅助触点14-1,再与并联在一起的第四继电器9和动作停止指示灯8串联而成;远程控制回路第三支路22由串联在L1线和N线之间的第五继电器13而成。
所述的第二继电器5、第四继电器9、固态继电器12的控制端和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和远程监控PC10双向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的近程和远程双电控,且当现场或远程对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进行控制时,其控制指令会被反映到现场控制柜及远程监控PC上去,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测量精确,性能安全可靠;该双电控装置实现了对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的近程和远程双电控,实用性强,且应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双电控装置,包括L1线和N线组成的近程控制回路以及L2线和N线组成的远程控制回路,
所述的近程控制回路,由在L1线和N线之间的近程控制回路第一支路15、近程控制回路第二支路16、近程控制回路第三支路17、近程控制回路第四支路18和近程控制回路第五支路19进行并联组成,其中,近程控制回路第一支路15由动作开始开关1、动作停止开关2以及第一继电器3进行串联而成;近程控制回路第二支路16由第一继电器3的第一辅助触点3-1串联在L1线和动作开始开关1与动作停止开关2之间而成;近程控制回路第三支路17由第一继电器3的第二辅助触点3-2和并联在一起的第六继电器14、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电磁执行机构4、第二继电器5及动作开始指示灯6进行串联而成;近程控制回路第四支路18由第三继电器7串联在L1线和N线之间而成;近程控制回路第五支路19由第一继电器3的第三辅助触点3-3先串联第五继电器13的辅助触点13-1,再与并联在一起的第四继电器9和动作停止指示灯8串联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7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