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anming窗函数口径场分布的H面喇叭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8336.X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康伯;宋逸超;阮嘉祺;王相平;苏涛;路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02 | 分类号: | H01Q13/0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hanming 函数 口径 分布 喇叭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面喇叭天线,可用于天线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H面喇叭天线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天线测试等电磁场合的喇叭天线,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段标准波导1和一个倒棱台形状的金属辐射腔2,这种结构具有增益高、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制造的特点,且可在比波导更大的口径面上产生均匀的相位波前,获得较好的定向性。但是这种高增益H面喇叭天线由于其主副瓣差值只有30dB,因而其定向性仍然不能满足长距离天线测试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增益、降低副瓣,改善天线的定向性,已有的方案通过在H面喇叭天线的口径面上增加汇聚电磁波的透镜,形成喇叭透镜天线。这种结构的喇叭天线虽说是提高了天线的定向性,但却增大了天线的体积,增加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Hanming窗函数口径场分布的H面喇叭天线,在不增加天线体积和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增益、降低副瓣、提高定向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H面喇叭天线,包括后端馈电波导1、喇叭辐射腔2,其特点在于,在喇叭辐射腔2的口径面上添加有前端波导3,该前端波导内设有N个金属栅4、N-1对金属可调节点6和两对金属挡板7,N≥4;
所述的N个金属栅4沿前端波导3的延伸方向等间距排列,每个金属栅的后端设有矩形开口5,用于对电磁场的相位进行调节,使其满足Hanming窗函数的相位分布要求;
所述的N-1对金属可调节点6,垂直放置在前端波导3的上下内表面,与N个金属栅4交叉等距排列,且贴近前端波导3的口径面,用于提高电磁场的主瓣增益和减小半功率波瓣宽度,使其满足Hanming窗函数的主瓣增益和半功率波瓣宽度要求;
所述的两对金属挡板7,分别固定在前端波导3上下内表面的两端,用于降低电磁场的副瓣,是其满足Hanming窗函数的副瓣要求。
作为优先,所述的金属栅4采用矩形金属片,长度与前端波导长度相同,高度略大于前端波导3高度。
作为优先,所述的每个金属栅的后端的矩形开口5长度不等,即中心金属栅后端的矩形开口长度最长,其与中心金属栅的长度之比为3:5,两侧金属栅后端的矩形开口长度与其金属栅的长度比例依次递减。
作为优先,所述的金属可调节点6采用高度可调的金属圆柱,其最大高度与前端波导3的高度之比为1:5。
作为优先,所述的金属挡板7采用长方体结构,其高度与前端波导的高度之比为1:5,宽度与前端波导的宽度之比为1:7。
本发明由于在H面喇叭天线添加前端波导,且在前端波导内设有带有矩形开口的金属栅,可以对电磁场的幅度进行调节,使天线满足Hanming窗函数的相位分布要求;同时,由于在前端波导内设有金属可调节点,可以提高天线电磁场的主瓣增益、减小半功率波瓣宽度,使其满足Hanming窗函数的主瓣增益和半功率波瓣宽度要求;此外,由于在前端波导内设有金属挡板,可以降低天线电磁场的副瓣,使其满足Hanming窗函数的副瓣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天线能产生Hanming窗函数口径场分布,在不增加天线体积和成本的前提下,不仅使H面喇叭天线具有了高增益、低副瓣、高定向性的特点,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H面喇叭天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喇叭天线的电磁场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喇叭天线增益函数与Hanming窗函数的比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本发明包括后端馈电波导1、喇叭辐射腔2、前端波导3、N个金属栅4、N-1对金属可调节点6和两对金属挡板7,N≥4,本实例设N=4。
所述的喇叭辐射腔2,采用现有的H面喇叭天线辐射腔尺寸,该H面喇叭天线的后端馈电波导为国家标准波导。后端馈电波导固定在喇叭辐射腔的后端。本实例中,取后端馈电波导为国家标准波导BJ100,口径尺寸为22.86mm×10mm,喇叭辐射腔的口径尺寸为114.3mm×10mm,边长为124.8mm,底角为68deg。
所述前端波导3,固定在喇叭辐射腔2的口径面上,该前端波导3的口径尺寸与辐射腔2口径尺寸相同,其长度与辐射腔边长之比为7:2。本实例中,辐射腔的口径尺寸为114.3mm×10mm,边长为124.8mm,前端波导口径尺寸为114.3mm×10mm,长度为35mm,二者口径大小保持一致,前端波导的长度与辐射腔的边长之比为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18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