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照明的智能电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20018.7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北斗星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0 | 分类号: | G01R11/00;G01R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照明 智能 电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照明的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通常智能电表都安装在住户的入户门外边的墙上,而电度表附近所在的楼道通常光线环境较暗,无专门针对入户门口的光照,会给住户开门带来不便;另外当门外有人敲门时,由于门口光线较暗,也无法使房间内的人通过猫眼向外看清门外来人的脸部。鉴于智能电表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入户门口附近,因此,我们希望能在智能电表上增加自动照明装置,使得当有人处于门口的时候能够自动对来人进行照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智能电表上无专门的针对入户门口来人时进行照亮的功能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照明的智能电表,包括壳体、电度显示窗口以及内部电源电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依次电连接的照明灯、光敏开关、红外感应开关,光敏开和红外感应开关分别与内部电源电路电连接。
上述光敏开关、红外感应开关以及照明灯均设置在壳体前表面的上端。
上述照明灯为LED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可自动照明的智能电表,包括壳体、电度显示窗口以及内部电源电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依次电连接的照明灯、光敏开关、红外感应开关,光敏开和红外感应开关分别与内部电源电路电连接。本发明通过给智能电表上增加带光敏及红外感应开关的照明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电表上无专门的针对入户门口来人时进行照亮的功能的问题。不但对住户进房间时开门带来了方便,同时又使得当门外有人敲门时,因门口有专门的对来人照亮的灯光,使得房间内的人通过猫眼能清楚的看到门外来人的脸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电度显示窗口;3、照明灯;4、光敏开关;5、红外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自动照明的智能电表,包括壳体1、电度显示窗口2以及内部电源电路,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依次电连接的照明灯3、光敏开关4、红外感应开关5,光敏开4和红外感应开关5分别与内部电源电路电连接。光敏开关及红外感应开关技术属于现有成熟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光敏开关在环境光线的亮度低于照度默认值时,输出开关量短路信号(即开关打开状态),在环境光线的亮度高于照度默认值时,输出开关量开路信号(即开关关闭状态)。本实施例中的红外感应开关的原理及功能为:当有人进入开关感应范围时,开关的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开关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且在活动,开关持续导通;人离开后,开关延时自动关闭负载,能够做到人到灯亮,人离灯熄。因此,本发明可以做到当白天楼道光线较亮时光敏开关处于开关关闭状态,因而红外感应开关及光敏开关共同组成的供电电路也不会对照明灯进行供电,只有在入户门口环境较暗的情况下,光敏开关处于开关打开状态,进而红外感应开关也处于工作中。故本发明通过给智能电表上增加带光敏及红外感应开关的照明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电表上无专门的针对入户门口来人时进行照亮的功能的问题。不但对住户进房间时开门带来了方便,同时又使得当门外有人敲门时,因门口有专门的对来人照亮的灯光,使得房间内的人通过猫眼能清楚的看到门外来人的脸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光敏开关4、红外感应开关5以及照明灯3均设置在壳体1前表面的上端。所述照明灯3为LED灯。红外感应开关设置在壳体前表面上有利于红外感应开关感应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红外光谱;照明灯采用LED灯既省电又耐用。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北斗星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北斗星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0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