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强化法提取海藻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22167.7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5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刘晶营;时慧;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1/04;C1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强化 提取 海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海洋生物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强化法提取海藻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藻是海洋微型浮游植物, 具有许多重要的药理功能, 在食品、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其海藻油—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仅是高等动物细胞的重要成分, 而且对心血管疾病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血压、抗炎症、调节免疫机能、抗变态反应、抗肿瘤抑癌等作用, 其中以二十碳五烯酸(E PA )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 H A )尤为突出。
微藻处于食物链的最低端,是初级生产力,可以通过光合自养方式进行大规模人工培养,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快、不受季节和气候的限制、易于提取等优点,是生产海藻油的最优原料。但大部分微藻尤其是小球藻具有坚韧的细胞壁,可阻碍油脂的提取,使其生物利用率低,因此在海藻油提取前必须对微藻细胞进行破壁处理。反复冻融具有操作简便,不受外源性杂质污染的特点,并且设备简单,能源消耗低,适合对光和热较敏感的活性物质的提取,适合较大规模的生产。
目前, 利用超声强化技术提取海藻油工艺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超声波是一种频率为2 x 104一2 x l0 9H z 的声波, 具有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 利用超声波可以强化溶剂提取过程, 缩短提取时间, 减少溶剂容量, 提高提取率, 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利用外力场强化提取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超声强化法,提供一种新的提取海藻油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超声强化法提取海藻油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小球藻藻泥的预处理:用去离子水清洗小球藻,清洗后的藻泥备用;
(2)称取一定量的小球藻,于-20℃低温下冷冻,以正己烷为溶剂,液料比为(1~3):1,温度25~50℃,在2 5 kH z 、3 0 0 W 超声波条件下提取2 0~60 m in,,提取结束后,3500r/min 离心分离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于旋转蒸发器上蒸干,得到的海藻油在50℃下干燥至恒重。
本发明在用正己烷超声强化提取海藻油时,提取溶剂用量和提取温度对海藻油提取物的得率影响显著,超声功率和频率对海藻油提取率的影响明显。
本发明利用超声波强化溶剂提取过程,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溶剂利用率而减少溶剂用量、提高提取率。超声波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利用外力强化提取的新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小球藻购自海洋生物研究所, 正己烷购于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超声强化法提取海藻油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小球藻藻泥的预处理:用去离子水清洗小球藻,清洗后的藻泥备用;
(2)称取一定量的小球藻,于-20℃低温下冷冻,以正己烷为溶剂,液料比为1:1,温度50℃,在2 5 kH z 、3 0 0 W 超声波条件下提取2 0 m in,,提取结束后,3500r/min 离心分离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于旋转蒸发器上蒸干,得到的海藻油在50℃下干燥至恒重。
经检测使用超声强化法的海藻油的出油率比不用超声强化法明显提高。
实施例2
一种超声强化法提取海藻油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小球藻藻泥的预处理:用去离子水清洗小球藻,清洗后的藻泥备用;
(2)称取一定量的小球藻,于-20℃低温下冷冻,以正己烷为溶剂,液料比为3:1,温度50℃,在2 5 kH z 、3 0 0 W 超声波条件下提取40m in,,提取结束后,3500r/min 离心分离10min,收集上清液;上清液于旋转蒸发器上蒸干,得到的海藻油在50℃下干燥至恒重。
经检测使用超声强化法的海藻油的出油率比不用超声强化法明显提高。
实施例3
一种超声强化法提取海藻油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小球藻藻泥的预处理:用去离子水清洗小球藻,清洗后的藻泥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2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连接式水箱法兰
- 下一篇:新型高压管路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