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扫描仪屏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4304.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代秋声;徐如祥;徐品;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A61B6/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沈祖锋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扫描仪 屏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T扫描仪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CT扫描过程中,有大量的X光子通过散射和透射的方式进入周围环境中,增加环境的辐射本底,影响CT扫描仪周围人员的健康。
为了避免这些散射和透射X光子对周围环境人员的伤害,大型固定CT扫描仪一般安装在屏蔽房内,屏蔽房的墙壁含有大量屏蔽吸收材料,可以有效防止X光子从扫描房间透射出来。
随着CT扫描仪不断小型化,有些CT扫描仪需要推出CT室的屏蔽房,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甚至普通病房使用,实现床旁扫描。这时,旧有方案就不能满足对X光子的屏蔽防护需求了。
目前,全球首家推出移动CT扫描仪的美国Neurologica公司采用的方案是在扫描仪挂上铅帘。然而,在需要防护的空间立体角不变的情况下,离X光子来源的地方越远,需要的屏蔽材料就越多,这样整机的重量就越大,不利于便携和移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CT扫描仪屏蔽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CT扫描仪屏蔽装置,包括X光管金属筒、金属板、扫描孔金属筒,其中:所述X光管金属筒套在CT扫描仪的X光管上,其在面向CT扫描仪的探测器方向开有便于成像X光子通过的狭缝;所述金属板放置于CT扫描仪的探测器背后,用于吸收未被探测器所吸收的X光子;所述扫描孔金属筒安装在CT扫描仪的扫描孔内,且在CT扫描仪的探测器对应处开有便于成像X光子通过的狭缝。
优选的,所述X光管金属筒为重金属制作的金属筒。
优选的,所述X光管金属筒厚度为1~5毫米。
优选的,所述扫描孔金属筒为重金属制作的金属筒。
优选的,所述扫描孔金属筒厚度为1~5毫米。
优选的,所述扫描孔金属筒既可以固定在扫描孔外壳上,也可以固定在转盘上。
优选的,所述的CT扫描仪屏蔽装置,还包括屏蔽玻璃,所述屏蔽玻璃安装在CT扫描仪扫描孔与入口相对的一端,且所述屏蔽玻璃是活动的。
优选的,所述屏蔽玻璃在不需要人体穿过整个扫描孔时是封闭的;所述屏蔽玻璃在需要人体穿过扫描孔时是打开的。
优选的,所述屏蔽玻璃为含有重金属的玻璃。
优选的,在不考虑透光性的情况下所述屏蔽玻璃可以用重金属板替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自我屏蔽的CT扫描仪,包括用于发出X光子的X光管、接收X光子的探测器、扫描孔,该CT扫描仪还包括X光管金属筒、金属板,其中:所述X光管金属筒套在CT扫描仪的X光管上,其在面向CT扫描仪的探测器方向开有便于成像X光子通过的狭缝;所述金属板放置于CT扫描仪的探测器背后,用于吸收未被探测器所吸收的X光子;所述扫描孔金属筒安装在CT扫描仪的扫描孔内,且在CT扫描仪的探测器对应处开有与探测器宽度相同的狭缝,以便于成像X光子通过。
优选的,该CT扫描仪还包括屏蔽玻璃,所述屏蔽玻璃安装在CT扫描仪扫描孔与入口相对的一端,且所述屏蔽玻璃是活动的。
本发明使用的屏蔽材料很少,整机重量增加不多,更加小型化和便捷化,且漏出来的X光子很少,不用局限在屏蔽房使用,能够应用在比如,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救护车、舰船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CT扫描仪屏蔽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CT扫描仪屏蔽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CT扫描仪屏蔽装置,包括:X光管金属筒10、金属板20、扫描孔金属筒30以及屏蔽玻璃40。
其中,所述X光管金属筒10套在CT扫描仪的X光管上,在面向CT扫描仪的探测器方向开一个狭缝。所述狭缝用于X光子的出射,实现CT成像。所述X光管金属筒10为重金属制作的金属筒,比如铅筒、钨合金筒,厚度一般为1~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4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自救腰带
- 下一篇:一种海带饮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