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齿科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4855.7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延敏;王丹;代仕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6/00 | 分类号: | A61K6/00;C08F220/36;C08F222/14;C08F2/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齿科 粘合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科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仿生齿科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贻贝是一种水生生物,它们通过分泌超强粘液将自己粘附在礁石或者轮船底部,就算是在巨浪的冲刷下仍能紧紧地附着在各种表面上,甚至都能将自己牢固地粘附到极难粘附的特氟轮表面上。研究表明,贻贝分泌的超强粘液即贻贝粘附蛋白,这种蛋白质中含量较高的多巴胺(DOPA)是起粘附作用的主要成分。贻贝粘附蛋白粘附性能几乎是万能的,可以作为生物粘合剂,并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粘结,人造骨,断骨粘合,口腔修复以及眼科领域等。从贻贝中直接提取和基因工程的方法已经可以获得天然粘附蛋白;然而天然粘附蛋白提取困难并且天然贻贝粘附蛋白的含量极低,水溶性极差,直接提取成本很高,不具备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寻找稳定、廉价的可替代的具有邻酚结构的多巴胺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来模拟贻贝蛋白的结构,是人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光固化复合材料在口腔科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为齿科粘合剂,但目前粘合性能还不能到到满意的程度,其中所用的合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有机物质粘结力不够,存在有时失效导致脱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模拟贻贝蛋白结构,结合可见光聚合手段来制备一种仿生齿科粘合剂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齿科粘合剂粘结力不够,存在有时失效导致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生齿科粘合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20%~75%的多巴胺衍生物、20%~70%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1.5%~10%的4-甲基丙烯酸氧乙基偏苯三酸酐酯、0.1%~1%的樟脑醌和0.1%~1%的N,N-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组成。组合物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多巴胺衍生物:
先将水杨酸与丙烯酸按1:1.2的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浓硫酸,温度为80~90℃,制得丙烯酸水杨酸酯,反应式如下:
然后将制得的丙烯酸水杨酸酯溶于乙醇溶液,通入氮气,之后将盐酸多巴胺倒入上述溶液中,室温下保持通入氮气的情况下继续搅拌2.5~3.5h,优选3h,然后进行提纯即得到多巴胺衍生物,反应式如下:
(2)将多巴胺衍生物与稀释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及偶联剂4-甲基丙烯酸氧乙基偏苯三酸酐酯混合,搅拌均匀;
(3)将主引发剂樟脑醌与共引发剂N,N-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加入上述步骤(2)制备的复合物中,混合均匀;
(4)将上述步骤(3)制的复合物装入模具,进行可见光固化60~120s,即得仿生齿科粘合剂组合物。
步骤(4)中所述的可见光的波长为410~500nm。
本发明通过模拟天然贻贝蛋白结构制备出含有多巴胺衍生物的齿科粘合剂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粘接效果好,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本说明而不用于限制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发明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组合物由47%的多巴胺衍生物、45%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7%的4-甲基丙烯酸氧乙基偏苯三酸酐酯、0.5%的樟脑醌和0.5%的N,N-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组成。
组合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多巴胺衍生物:先将水杨酸与丙烯酸按1:1.2的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浓硫酸,温度为80~90℃,制得丙烯酸水杨酸酯;然后将制得的丙烯酸水杨酸酯溶于乙醇溶液,通入氮气,之后将盐酸多巴胺倒入上述溶液中,室温下保持通入氮气的情况下继续搅拌3h,然后进行提纯即得到多巴胺衍生物;
(2)将4.7g多巴胺衍生物与4.5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0.7g4-甲基丙烯酸氧乙基偏苯三酸酐酯混合,搅拌均匀;
(3)在上述步骤(2)中加入0.05g樟脑醌和0.05gN,N-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混合均匀;
(4)将上述步骤(3)制的复合物装入模具,使用波长范围为410nm~500nm的可见光进行固化100s,即得仿生齿科粘合剂组合物。
实施例效果:将试验样品放置在37±1℃的条件下放置12h后,在室温下进行拉伸试验,拉伸速度为5mm/min。每个样品测试三次取平均值,测得粘接玻璃片的粘接强度为0.63MPa。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4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识图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螺旋式级进顶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