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视显示器及提高其分时叠加显示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5250.X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9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刚;汤礼平;李洁;刘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G1/00 | 分类号: | G09G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7100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视 显示器 提高 分时 叠加 显示 效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视显示器及提高其分时叠加显示效果的方法,属于机载显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视显示器把需要显示的符号准确地投射到驾驶员的正前方视场中,使各种信息与真实的外景信息叠加在一起,供飞行员观察判定飞行状态,所以其上显示的符号和图像必须清晰、稳定。
目前主流平视显示器有三种工作模式:纯笔划字符显示、纯光栅视频显示和光栅/笔划分时叠加显示。平视显示器主要包括符号发生器模块,显示驱动模块和CRT管等部件。符号发生器模块输出工作模式控制信号R/S1和R/S2,显示驱动模块依据工作模式控制信号选择纯笔划信息(Z辉亮信号和X、Y偏转信号)或者纯光栅信息(视频信号和行、场锯齿波信号),驱动CRT管在平视显示器上显示纯笔划字符或者纯光栅视频或者光栅/笔划叠加画面。
目前的一些平视显示器中显示纯光栅画面,有些是字符和视频叠加完后平视显示器显示。由于字符和视频由同一个信号输出,亮度和对比度同时变化,导致二者之间层次感不强,在平视显示器视频背景上的字符信息不清楚,严重的影响了平视显示器的显示效果。采用一路R/S信号控制平视显示器光栅/笔划分时叠加显示时,在R/S信号上升沿(光栅变笔划)、下降沿(笔划变光栅)时,由于CRT像源的固有响应速率导致电子束长距离跳跃时不能置点到位,引起字符起笔出现亮线,光栅顶端出现弯曲变形问题,影响了平视显示器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视显示器及提高其分时叠加显示效果的方法,以解决在R/S信号上升沿(光栅变笔划)、下降沿(笔划变光栅)时,由于CRT像源的固有响应速率导致电子束长距离跳跃时不能置点到位,引起字符起笔出现亮线,光栅顶端出现弯曲变形问题。
本发明平视显示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视显示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符号发生器模块、显示驱动模块和CRT管,符号发生器模块包括字符产生逻辑块,所述的符号发生器模块中还包括有工作模式控制单元,该工作模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总线命令生成两路同周期的工作模式控制信号R/S1和R/S2,在平视显示器显示周期内,控制R/S1和R/S2高低变化表示平视显示器以光栅/笔画分时叠加方式工作,R/S1与R/S2的上升沿时序相同,R/S2的下降沿相对于R/S1的下降沿时序延时设定时间,以RS1下降沿为基准,在设定时间内,通过字符发生器逻辑控制辉亮信号为低,强制无显示。
所述在R/S1与R/S2的上升沿设定时间内,控制辉亮信号为低,强制无显示。
所述的平视显示器在光栅/笔划分时叠加模式下,显示驱动模块接收高低变化的R/S1和R/S2脉冲信号,高电平时选择X、Y偏转信号和Z辉亮信号加载在CRT像源上,显示纯笔划画面,低电平时选择视频信号和行、场锯齿波信号加载在CRT像源上,显示纯光栅画面。
所述的平视显示器在纯笔划模式下,显示驱动模块接收高电平的R/S1和R/S2信号,选择X、Y偏转信号和Z辉亮信号加载在CRT像源上,显示纯笔划画面;在纯光栅模式下,显示驱动模块接收低电平的R/S1和R/S2信号,选择视频信号和行、场锯齿波信号加载在CRT像源上,显示纯光栅画面。
本发明提高平视显示器分时叠加显示效果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平视显示器分时叠加显示效果的方法,该方法产生两路控制信号R/S1和R/S2,在平视显示器显示周期内,控制R/S1和R/S2高低变化表示平视显示器以光栅/笔画分时叠加方式工作,R/S1与R/S2的上升沿时序相同,R/S2的下降沿相对于R/S1的下降沿时序延时设定时间,以RS1下降沿为基准,在设定时间内,通过字符发生器逻辑控制辉亮信号为低,强制无显示。
所述在R/S1与R/S2的上升沿设定时间内,控制辉亮信号为低,强制无显示。
所述在光栅/笔划分时叠加模式下,高低变化的R/S1和R/S2脉冲信号在高电平时显示纯笔划画面,低电平时显示纯光栅画面。
所述在纯笔划模式下,高电平的R/S1和R/S2信号,显示纯笔划画面;在纯光栅模式下,低电平的R/S1和R/S2信号,显示纯光栅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5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缸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