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陈香茶为原料的二次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6078.X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勇芳;赵鑫;陈小凤;赵祥杰;廖延智;朱晓立;司徒满泉;邝哲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陈香茶 原料 二次 发酵 豆粕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陈香茶为原料的二次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饲用豆粕一般是高温豆粕,蛋白变性比较严重,溶解性较差,会影响蛋白的消化,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和胀气因子,这些对于畜禽,特别是对幼崽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由于豆粕蛋白来源量大,相对于鱼粉来讲价格较低,是饲料配比中主要的蛋白来源,目前尚无更好的替代品。
优良的发酵豆粕是具有以下优点:提高了豆粕蛋白的溶解度,利于消化;减小了豆粕中蛋白的分子量,其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基酸水平,可以直接被动物吸收;发酵豆粕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鲜味,有一定的诱食作用,适口性较好;豆粕中一些非淀粉性多糖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有利于动物消化。但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尚需解决:①发酵饲料的菌种开发,将直接影响发酵效果,单一菌种的作用效果不稳定,多菌种的纯培养物之间的兼容性不一定协调;不同发酵菌种和发酵条件下产生的发酵豆粕质量差异很大,因此,优良的发酵菌种和适宜的发酵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摸索;②好氧发酵能耗高,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热量大,生产过程往往需要翻拌散热,操作麻烦。另外,好氧发酵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有害菌的繁殖过程。③发酵豆粕生产菌种以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主,经过常规干燥后,非耐热性微生物失活率大大提高。
陈香茶是指鲜叶经杀青、揉捻、晒干(烘干)后经长时间自然发酵或毛茶经渥堆而加工成的茶类。细菌是广东陈香茶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占微生物总量4.17%~12.04%,主要包括芽胞杆菌、球菌、乳酸菌、放线菌,没有发现致病菌。渥堆过程,乳酸菌的数量不断增加。在高温与偏酸环境下,陈香茶中仍有多种嗜热细菌在起作用。主要有芽孢杆菌属如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嗜热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喜热噬油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rmoleovorans),Bacillus shackletonii,另外还有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通过对陈香茶中酵母菌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发现,酵母菌类主要是产生酒精和产酯等生香酵母。如: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球拟酵母(Torulopsis Berlese),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酒香酵母属(Brettanomyces sp),假丝酵母属(Candida rkhout),产膜毕氏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小椭圆酵母(Saccharomyces microellipsoides)。陈香茶在后期发酵很复杂,由于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少,使得有害菌很难生存,大多数是有益菌,陈香茶发酵呈弱酸性,因此绝大多数为有益菌。同时,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有研究表明,陈香茶类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葡萄状球菌和杆状菌有潜在的抗菌活性。证明陈香茶的安全性很高。
利用陈香茶复合菌来发酵豆粕的工艺,至今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陈香茶为原料的二次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陈香茶中复合菌绝大多数都为有益菌,无致病菌,菌种之间复杂多样性,通过自然发酵形成的菌种之间协调性,互补性很强的特点;利用陈香茶菌含有符合现代生产发酵豆粕选用芽孢杆菌、曲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的特性,提供一种发酵豆粕饲料的加工方法,通过生料发酵、发酵及后熟、干燥、磨粉、包装等步骤,形成适合禽畜的饲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以陈香茶为原料的二次发酵豆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以陈香茶为原料的二次发酵豆粕在饲料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以陈香茶为原料的二次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
(1)将陈香茶磨碎,得到陈香茶粉;
(2)一次发酵:将步骤(1)得到的陈香茶粉1~2%、豆粕40~45%、糖蜜10~15%,水38~49%,搅拌均匀,装入灭菌罐中,封口,培养,即得陈香茶粉一次发酵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市粤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6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