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向阀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6139.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亮;钟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8 | 分类号: | F16K11/08;F16K11/087;F16K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阀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向阀门装置,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换向阀门是具有两种以上流动形式和两个以上管口的方向控制阀。是实现流通的沟通、切断和换向,以及压力卸载和顺序动作控制的阀门。
目前,常见的换向阀门通常采用一封闭的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部并且绕阀体旋转的阀芯,其通过在阀体内旋转的阀芯来实现将阀体上形成的管口选择性的连通或切断,从而使得流体完成换向。
现有的换向阀门通常是通过手柄带动阀芯进行旋转,从而实现手动换向。但由于在大型的设备中,其所需的换向阀门往往较大,如果采用手柄手动换向,费事费力不便于操作,并且自动化程度较低。为此,人们采用驱动构件带动阀芯进行旋转换向,但由于大型设备中,换向阀门中阀芯的体积重量较大,因此需要较大驱动力的驱动构件才能带动阀芯旋转从而实现换向阀门的换向。因此,使得驱动构件的结构较大,进而造成换向阀门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使得其安装和使用受到很大的局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阀门装置,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向阀门装置,包括:
内部形成有空腔的阀体,并且所述阀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多个管口,
套接在所述空腔内并且与所述空腔旋转配合的阀芯,所述阀芯内部形成有连通流道,
以及通过传动构件与所述阀芯连接并且带动所述阀芯旋转的驱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用于将所述驱动构件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
其中,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从而通过所述连通流道将所述管口选择性地连通。
可选的,所述驱动构件设置于所述阀体沿所述阀芯的旋转轴线的一侧,并且所述驱动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阀芯的旋转轴线相平行。
可选的,所述管口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
其中,当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
当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构件的带动下旋转至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通过所述连通流道连通。
可选的,所述连通流道在所述阀芯上形成有第四管口和第五管口,
其中,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沿周向的夹角、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三管口沿周向的夹角、以及所述第四管口与所述第五管口沿周向的夹角均相等。
可选的,所述阀芯呈圆盘形或球形。
可选的,所述阀芯沿旋转轴线的两端形成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阀体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可选的,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圈,并且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上,所述齿圈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可选的,所述传动构件为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以及所述阀芯上的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构件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并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构件配合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阀芯上。
可选的,所述驱动构件为电动马达、气动马达和液动马达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所述阀体上形成有安装座,并且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换向阀门装置,其通过传动构件将驱动构件的输出力矩进行放大,从而实现用较小的驱动构件带动阀芯进行旋转,进而完成换向阀门的换向作用。其可有效地减小换向阀门装置的整体体积,使得换向阀门装置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和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构件设置于阀体沿阀芯的旋转轴线的一侧,即驱动构件与阀芯并列设置,其可在换向阀门装置的轴向上节省空间,从而更加便于换向阀门装置安装和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体设置三个管口,并通过阀芯上的连通流道连通,从而实现二位三通阀。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芯呈圆盘形或球形,从而使得阀芯在阀体的空腔内旋转,进而完成换向阀门的换向作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芯沿旋转轴线的两端形成与阀体配合连接的旋转轴,并且旋转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配合连接,从而使得阀芯的旋转更加顺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体上形成安装底座,便于将阀体安装到工作位置;同时安装座上形成加强筋,从而提高安装座的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6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泄漏多叶止回阀
- 下一篇:预拉-预扭型全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