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缩比热轧9Ni钢厚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7125.2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攀峰;谢章龙;柳东徽;王新平;朱爱玲;靳星;赵显鹏;聂真来;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8 | 分类号: | C22C38/08;C21D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比 热轧 ni 厚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低压缩比热轧9Ni钢厚板,其特征在于:该钢厚板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C:0.035~0.075%,Si:0.15~0.25%,Mn:0.50~0.80%,S≤0.006%,P≤0.008%,Ni:8.9~9.5%,Alt:0.020-0.045%,以及余量Fe和不可去除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9Ni钢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厚板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C:0.066%,Si:0.17%,Mn:0.60%,S:0.0012%,P:0.0044%,Ni:9.15%,Alt:0.030%,余量为Fe和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9Ni钢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厚板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C:0.038%,Si:0.19%,Mn:0.64%,S:0.0007%,P:0.0042%,Ni:9.07%,Alt:0.032%,余量为Fe和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9Ni钢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厚板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C:0.043%,Si:0.23%,Mn:0.68%,S:0.0010%,P:0.0041%,Ni:9.41%,Alt:0.034%,余量为Fe和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9Ni钢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厚板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分别为 :C:0.049%,Si:0.21%,Mn:0.63%,S:0.0010%,P:0.0043%,Ni:9.22%,Alt:0.025%,余量为Fe和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9Ni钢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厚板的组织形态为:回火马氏体为基体加上4%-15%逆转变奥氏体第二相的混合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生产9Ni钢厚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炼钢及连铸:先对铁水进行预处理,使得所述铁水中S含量<0.002wt%;进行转炉炼钢,并送入LF炉继续深脱氧和脱硫,同时通过添加合金细调合金成分;然后送入RH精炼炉脱气;脱气后,采用二冷区弱冷的水量方案,并配合低拉坯速度进行连铸获得板坯,所述低拉坯速度为0.8-1.2m/min,所述连铸后的板坯厚度为150mm,连铸结束后将所述板坯进行堆冷处理;
(2)板坯加热:冷坯加热,所述板坯出炉温度为1130℃-1160℃,所述板坯在炉总时间150-210分钟,其中均热段保温时间30-90分钟,所述整张板坯温度均匀性≤10℃;
(3)热轧:板坯出炉后采用高压水除鳞,除鳞水压力≥18MPa,并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
(4)控制冷却:热轧后采用层流冷却,控制热轧后的板坯返红温度为660-700℃,进行层流冷却后将所述板坯下线堆冷至室温;
(5)热处理:对所述板坯进行离线调质热处理,采用在Ac3温度以上进行热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生产9Ni钢厚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堆冷时间不小于48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生产9Ni钢厚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两阶段控制轧制具体操作为: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进行至少2道次粗轧,粗轧开轧温度为1020―1050℃,总压下量为30-50%;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精轧,开轧温度低于910℃,压下量为35-65%,终轧温度为780-82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缩比热轧生产9Ni钢厚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热处理方式为:钢板加热到790℃-810℃保温60-90分钟,保温后在辊式淬火机上进行单相区水淬,然后在550-590℃回火1-2小时,出炉空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71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装置
- 下一篇:鱼类电刺激采精或采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