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齿定子及其装配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7489.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叶芃;叶常彬;叶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羽纺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1/16;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1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子 及其 装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齿定子,利用插齿来提高定子的槽满率,以及该插齿定子的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提高电机功率密度、高密度、高效率、高转矩是评判电机的主要指标之一。高密度电机的定子绕组的槽满率较高,但为了使定子各磁路的磁通密度合适,应保证定子齿的宽度。为了减少电机损耗,往往定子槽的槽口设计的较小,这就给绕组下线带来困难,尤其采用多匝扁铜线制成的整体绕组,下线更为困难,或者根本无法下线。传统定子制作过程,高槽满率的定子扁铜线绕组需要开口槽或半开口槽,但电机槽口太大,电机气隙磁通分布不均,齿谐波增大,附加损耗增加,电机效率下降。如何改善现有定子槽满率和槽口的矛盾,即成为本发明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定子齿部开设有嵌齿槽,利用插齿嵌入嵌齿槽中,缩小槽口的插齿定子及其装配工艺。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插齿定子,其特征是电机硅钢片定子的每个齿上均开设有嵌齿槽,每个嵌齿槽配设一硅钢片的插齿,所述插齿具有一圆弧面的T型头,插齿嵌入嵌齿槽内,该T型头分别封堵两侧的开口导线槽,相邻插齿的T型头间存在有间隙,形成槽口,复数个T型头的圆弧面组成定子的内圆或外圆结构。
所述嵌齿槽两侧分别加工有防脱倒齿,脱倒齿可以一个或多个,所述插齿两侧外轮廓与嵌齿槽吻合,对应防脱倒齿位置上设有倒牙,插齿嵌入后借助防脱倒齿与倒牙的配合,形成插齿防脱结构。
一种插齿定子的装配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一、硅钢片用冲压设备分别冲出若干片带有嵌齿槽和导线槽的定子片,定子片对准叠齐,组合成整体;
二、硅钢片用冲压设备分别冲出若干片带有倒牙、弧面的插齿片,插齿片对准叠齐,组合成条状,厚度与定子相等,齿数与槽数相等;
三、将绕制好的成型绕组,放进带有嵌齿槽的定子导线槽中;
四、逐一向嵌齿槽中打入条状插齿,完成定子装配工序。
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构合理、下线工艺简单的特点;尤其是定子导线槽口可开的更大,满足机器自动下线,提高槽满率,而后借助插齿封堵槽口,缩小相邻定子齿的气隙,提高电机性能;而且通过相应的装配工艺,能快速实现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定子端面示意图
图2定子与插齿配合端面示意图
图3定子与插齿装配示意图
其中
1—定子 10—导线槽 11—定子齿 12—嵌齿槽
13—防脱倒齿 2—插齿 21—T型头 22—倒牙
3—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插齿定子,其定子1的每个定子齿11上均开设有嵌齿槽12,嵌齿槽12两侧分别加工有防脱倒齿13;每个嵌齿槽12配设一插齿2,插齿2具有一圆弧面的T型头21、两侧外轮廓与嵌齿槽12吻合,对应防脱倒齿13位置上设有倒牙22,插齿2嵌入后借助防脱倒齿13与倒牙22的配合,形成插齿2防脱结构;插齿2嵌入嵌齿槽12内,该T型头21分别封堵两侧的导线槽10,相邻插齿的T型头21间存在有间隙,形成槽口,复数个T型头21的圆弧面组成定子的内圆结构。
若电机为外转子结构,那么嵌齿槽处于定子外圆周上,复数个插齿的T型头21的圆弧面组成定子的外圆结构。
插齿定子的装配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硅钢片用冲压设备分别冲出若干片带有嵌齿槽和导线槽的定子片,定子片对准叠齐,组合成整体,如图1中的定子1;
二、硅钢片用冲压设备分别冲出若干片带有倒牙、弧面的插齿片,插齿片对准叠齐,组合成条状,厚度与定子相等,齿数与槽数相等,如图1中的插齿2;
三、将绕制好的成型绕组3,放进带有嵌齿槽12的定子导线槽10中,如图2;
四、逐一向嵌齿槽12中,朝径向打入条状插齿2,完成定子装配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羽纺,未经叶羽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7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