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草药面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7995.X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2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洋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67;A61K8/49;A61Q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面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护肤品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草药面膜。
背景技术
中草药面膜主要选择一些对皮肤有营养、祛斑、祛除粉刺、增白等作用的中草药配以基质而成。中草药面膜具有纯天然、作用快等特点,并且能从皮肤渗透到皮肤内层而达到护理和治疗作用。当中草药面膜涂于面部时,面膜与肌肤产生亲和力,面膜中的中草药有效成分随之渗入皮肤,起到营养、祛斑、祛粉刺、增白等作用。
中草药面膜主要根据中草药的功效进行分类,主要有营养类、祛斑类、祛脂类、祛除粉刺类、增白类等等。
1.营养类面膜:主要选择一些对皮肤有营养作用的中草药配以基质而成,对人体皮肤起营养、滋润等作用。
2.祛斑类面膜:主要选择一些对人体皮肤有祛斑、消斑等作用的中草药配以基质而成,对人体皮肤起祛斑、消斑、淡斑等作用。
3.祛脂类面膜:主要选择一些具有降脂、抑脂的中草药配以基质而成,主要是消除皮肤上过多的脂质成分。
4.祛除粉刺类面膜:主要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菌消炎、清热凉血等作用的中草药配以基质而成,主要用于面部粉刺、脓疱以及粉刺留下的痕迹等。
5.增白类面膜:主要选择一些具有增白作用的中草药配以基质而成,对皮肤具有增白的效果。
中草药面膜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如果是做粉未状中草药面膜,只需取适量的中草药面膜粉,加温水调成糊状后,再用小刷子均匀涂于需要护理的皮肤上,15~20分钟后洗净,涂上爽肤水(或平衡水、收缩水等)即可。中药面膜理疗一般每天一次,如果是用做日常护理,每周一至二次即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面膜。
本发明以茶多酚、左旋维生素C为主要原料,力图从中医药理论的角度出发,提供一种增白类面膜。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中草药面膜,该面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活性成份组成:8~15份茶多酚,15~25份左旋维生素C。
本发明的面膜的最优配比为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12份茶多酚,20份左旋维生素C。
将以上原料按重量配制到白面粉里,并调均匀,即成粉未状中草药面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中草药面膜,该面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活性成份组成:8份茶多酚,25份左旋维生素C。
实施例2:一种中草药面膜,该面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活性成份组成:15份茶多酚,15份左旋维生素C。
实施例3:一种中草药面膜,该面膜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活性成份组成:12份茶多酚,20份左旋维生素C。
实施例4:美白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自愿者20例,随机分为面膜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本发明面膜,对照组用白面粉做对照,15天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面膜组总有效率90%以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本发明面膜能发挥美白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洋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洋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7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及其壳体
- 下一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脱氧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