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动进水口电水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28607.X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4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汪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A47J36/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进水 电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进水口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是现代家居生活中一种常用的小家电,传统的电水壶是采用的加热底座与壶体分离的形式,壶体装满水后将其放在底座上,按下壶体上的开关将壶体与底座上的电源导通给水加热,然而由于壶都是从壶体上方的开口处接水,若水流较小则接水时间较长,使用者手拿着水壶会很累,若将水壶放在水池内壶体底部又难免沾上水池中的积水,此时再将水壶放在底座上有可能会造成漏电,很不安全,并且由于水池的设计和尺寸皆有不同,不一定保证水壶放在水龙头下的时候可以保证壶体的垂直状态,有可能导致水无法装满,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进水口电水壶,可以灵活的调整水壶在接水时的位置,并且不会将壶底弄湿,以防止漏电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活动进水口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进水管,所述壶体顶部开口,开口上设有壶盖,壶体上端外侧壁上设有壶嘴,壶嘴与壶体内部连通,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壶体外侧壁上并与壶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上设有接水套,所述壶体外侧壁上还设有若干用来卡住进水管的卡箍。
优选地,所述壶嘴内设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接水套上设有扣环。
优选地,所述壶体内侧壁进水管与壶体接口处的下方设有挡水片,挡水片的下端设有浮杆,浮杆的下端设有浮块,浮块与挡水片之间还设有限位片,浮杆穿过限位片,限位片固定在壶体内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卡箍的数量为五个。
优选地,所述扣环材质为不锈钢。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壶体外侧壁上并与壶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上设有接水套,可以不用人工手持水壶将其放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接水,只需要将接水套套在水龙头上即可,所述壶体外侧壁上还设有若干用来卡住进水管的卡箍,可以在不用进水管的时候将其固定在壶体外侧壁上,灵活方便,并且壶体内侧壁进水管与壶体接口处的下方设有挡水片,挡水片的下端设有浮杆,浮杆的下端设有浮块,浮块与挡水片之间还设有限位片,浮杆穿过限位片,限位片固定在壶体内侧壁上,此种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接入过量的水,导致其从壶嘴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 包括壶体1、进水管2,所述壶体1顶部开口,开口上设有壶盖3,壶体1上端外侧壁上设有壶嘴4,壶嘴4与壶体1内部连通,进水管2的一端设置在壶体1外侧壁上并与壶体1内部连通,另一端上设有接水套5,所述壶体1外侧壁上还设有若干用来卡住进水管的卡箍6。
为了防止倒水时长期积留在壶体1内水垢随着水流倒出,所述壶嘴内4设有过滤网7。
为了在接水时接水套5与水龙头结合的更紧密防止漏水,所述接水套5上设有扣环8。
为了防止接水时由于接水过量造成壶体1里的水从壶嘴4外溢,所述壶体1内侧壁进水管2与壶体1接口处的下方设有挡水片9,挡水片9的下端设有浮杆10,浮杆10的下端设有浮块11,浮块11与挡水片9之间还设有限位片12,浮杆10穿过限位片12,限位片12固定在壶体1内侧壁上。
为了保证在不用的时候进水管2卡在卡箍6上的稳定性,所述卡箍6的数量为五个。
为了保证扣环8的耐腐蚀性,所述扣环8材质为不锈钢。
使用的时候,可以将进水管2从卡箍上6取下将接水套5套在水龙头上,将扣环8拉紧,打开水龙头放水,如果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随着壶体1内部的水平面不断升高带动浮块11上浮,从而将浮杆10向上顶,随着浮杆10的上顶,挡水片9也随之上升将进水口堵住,以防止接入过量的水造成壶体1内水的外溢,限位片12也将挡水片9定位防止其继续上浮,若进水口被挡水片9挡住后需要从壶嘴4倒水时只需要打开壶盖3从壶体1上方开口处倒出部分水即可,当接水完毕后,则将接水套5从水龙头上拆下,将进水管2围绕壶体1外侧卡在卡箍6上即可。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