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9441.3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浦崎永诗;筑紫正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H33/38 | 分类号: | H01H3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延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断路器(以下称为GCB),尤其涉及能使气体绝缘开闭装置(以下称为GIS)小型化的GCB。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电力开闭装置由于电力需要的增大与电力设备的小型、高可靠化的要求,通过在封入了绝缘、断路性能高的六氟化硫(SF6)的箱内收纳通电导体、断路部等电性装置,大幅地缩小开闭装置整体的GIS成为主流的倾向是显著的。
该GIS的最重要的结构要素是GCB,该GCB为隔着绝缘垫片将断路部支撑在封入了SF6气体的密封箱内的结构。
该断路部为了不仅断开通常的负荷电流,还迅速地断开事故时的短路大电流,以高速驱动。该驱动能量大,以往,在断路部箱的外侧安装大型的操作器,利用液压或弹力驱动。
该液压、弹力的产生除了泵、马达以外,全部由机械类、高压流体类的控制、增幅作用进行,因此操作装置大型化,在GCB的结构要素中,操作器占据相当大的部分。
并且,由于操作器根据其目的而安装在断路部箱的端部、下部,因此成为增大GCB的总长、总高的主要原因。以往,由于要求设置面积缩小化,因此使用纵式断路器。在以往的断路器中,由于驱动能量的传递效率,无法分离配置驱动能量蓄积部(蓄力器、弹簧)与驱动部。
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纵式断路器如上所述,由于无法分离驱动部与驱动能量蓄积部,因此不得不在断路部箱下部设置操作器,需要增大GCB的总高。这阻碍GIS的小型、低层化。另外,存在GIS设备整体的重心变高且抗震性也下降等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74229号公报
为了GIS的小型、低层化,必须缩小GCB总长、总高、总宽,但断路部箱的大小由GCB的最大使命即事故大电流的高速断路性能决定,因此在小型化方面存在界限。由此,期望操作器部分小型化,但在以往,具有界限。
其理由在于,在要求高速、大输出的操作器中,系统几乎由机械类或流体类构成,并且,还注重机械力、液压力的传递效率、传递速度,因此全部的要素不得不以操作输出轴为中心集中在一处。
即,只要能够与操作器主体分离地配置上述蓄力器、驱动弹簧,则能够使操作器主体小型化,但是,存在操作力的传递效率、传递速度等较多的问题,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配置自由度大的操作器,实现纵式GCB的低层化,进而实现GIS的低层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气体断路器在密封绝缘气体且纵式配置的箱内设置断路部,通过主电路导体连接上述断路部与母线,通过设在箱外部的操作器驱动上述断路部。上述操作器是由驱动部与驱动能量蓄积部构成的电动直线马达操作器,上述驱动部与上述箱邻接地设置,上述驱动能量蓄积部与上述驱动部分离地配置,上述驱动能量蓄积部与上述驱动部电连接。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电动直线马达操作器,则驱动能量蓄积部的配置的自由度增大,能够与驱动部分离地将以往需要成为一体的驱动能量蓄积部配置在任意的位置,因此能实现纵式配置的GCB的低层化,进而实现GIS的低层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GCB的GIS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GCB的详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一的驱动器的一单位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驱动器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6是从图5除去线圈而表示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一的驱动器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中:
2—气体断路器,3—操作器(驱动部),4—操作器(驱动能量蓄积部),5—控制电源电缆,6—主母线,12—箱,13—绝缘支撑垫片,14—固定侧电极,15—可动侧电极,16—可动电极,17—绝缘支撑筒,18—绝缘杆,20—电动驱动器,21—密封端子,22—操作器盒,23—气体密封单元,30—定子,31—第一磁极,32—第二磁极,33—磁性体,41—线圈,50—可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作为实施例而表示的附图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纵式配置的GCB的GIS的侧视图。具有配置了断路部的气体断路器2,通过仪器用变压器10将母线用断路器8连接在下方的连接部上,并与主母线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9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量子阱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新型倒装高压芯片外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