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0001.X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俞祖英;徐著华;段向前;唐孝龙;万步炎;梁政;徐国华;张骏;黄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欧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石油水下装备,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深水作业环境带来的高昂的施工和维修费用,任何水下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均需经过大量的压力测试、疲劳试验等,在确保其满足压力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世界上先进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深海环境实验室,如美国、前苏联、日本等。这些压力筒的建造并投入使用在潜艇结构舱段、海洋工程等各类潜器等新型深海装备耐压结构考核、水密性试验、设备调试提供复杂深海环境条件。国内拥有深水压力模拟系统类似设备的厂家包括中船重工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国内各家单位的高压实验系统建设时间都比较早,性能方面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在操作控制和测试精度等方面已经处于落后地位。目前,主流的深水高压舱液压控制系操作复杂、繁琐。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的改进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所述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操作流程简单、快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其包括具有上端和下端的高压舱、连接高压舱上端的排气阀、连接高压舱下端的安全阀、位于高压舱外部的控制系统、及连接控制系统的增压泵,所述高压舱下端的内部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为:由于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息自动切换进入稳压系统,且自动判断是启动“补压”工作模式/“泄压”工作模式,整个过程全自动化控制,操作流程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的外部与安全阀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还具有进水泵、位于进水泵与高压舱之间的第一电动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还具有排水泵、位于排水泵与高压舱之间的第二电动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截止阀与第二电动截止阀并联后与冷热水机组串联;所述冷热水机组具有两通,一通与排水泵连接,一通与进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泵端卸荷阀、与泵端卸荷阀连接的单向阀、与单向阀连接的电动截止阀、与电动截止阀连接的高压过滤阀、与高压阀连接的手动卸荷阀。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舱下端与冷热水机组之间还设有比例卸荷阀。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过滤阀与手动卸荷阀之间还设有压力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高压舱2-手动卸荷阀3-单向阀4-压力表5、17-安全阀6、7-压力传感器8-排气阀9-电动泄荷阀10、16-电动高压球阀11-无水保护开关12、15-离心泵13、14-电动低压球阀18-冷热水机组19-排气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其包括具有高压舱、连接高压舱上端的排气阀8、连接高压舱下端的安全阀5、位于高压舱外部的冷热水机组18、及连接控制系统的增压泵1。高压舱下端的内部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7。高压舱的外部与安全阀5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6。
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还具有进水泵15、位于进水泵15与高压舱之间的第一电动截止阀16。高压舱液压控制系统还具有排水泵12、位于排水泵12与高压舱之间的第二电动截止阀10。进水泵15与排水泵12并联后与冷热水机组18串联,位于增压泵1与高压舱之间的压力表4。与增压泵1连接的手动卸荷阀2和泵端保护阀17。
本控制系统全部集成在冷热水机组18里。本系统包括:低压注水系统、高压泵、压力集成控制阀、数据采集系统、试压监控系统、电控系统、以及图像和数据管理系统。系统控制采用了以微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的总线结构,具有系统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操作应用方便、美观实用等特点。
系统由加压系统和稳压系统组成,系统上电后,首先通过控制面板设定高压舱所需的压力值。待按下系统“启动”按钮后,系统首先自动进入“加压”工作模式。待加压完成后,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息自动切换进入稳压系统,且自动判断是启动“补压”工作模式/“泄压”工作模式。整个过程全自动化控制,操作流程简单、快捷。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欧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欧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书自主取放机构
- 下一篇:平面运动型解耦并联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