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0168.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秦本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9/00 | 分类号: | B22D3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控制 型钢 成型 模具 自动 进料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浇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耐磨钢球是通过砂型模具成型的,生产线上由传动机构带动一个一个砂型模具经过保温炉下方,保温炉内存放着钢水,通过控制保温炉下方的阀门,使钢水通过砂型模具的浇口、浇道,然后进入型腔内,钢水进入到砂型模具的型腔后,逐渐冷却,当砂型模具内钢水到达一定高度后,需要手动调节阀门,使钢水缓慢流入进行补料,该过程需要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因此,补料操作无法精确控制,造成用料浪费或者得到的钢球质量不达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实现了耐磨钢球进行连续浇注过程中的补料控制,其结构简单,控制精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用于耐磨钢球的连续浇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炉、多个模具、传动机构、用于感应所述模具位置信息的位置感应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控制阀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模具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所述保温炉位于所述模具上方,所述保温炉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模具顶部设置有浇口,所述浇口通过浇道与所述模具内部型腔连通,实时流量控制阀设在所述保温炉的出料口处用于控制钢水流速,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在所述模具浇道内,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在所述模具浇口处,所述位置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均为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模具等距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可供设置参数的人机交互界面。
优选地,所述模具为砂型模具。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为传送带机构。
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传送机构带动模具运动,位置感应装置检测模具位置,当位置感应装置感应到模具浇口位置正对保温炉出料口时,控制传送机构停止运动;
S2、控制装置控制流量流量控制阀打开,保温炉中钢水通过出料口向模具中进行浇注;
S3、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模具浇道中的钢水温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模具浇道中的钢水温度达到第一阈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流量流量控制阀降低钢水流速;
S4、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模具浇口处的钢水温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模具浇口处的钢水温度达到第二阈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流量流量控制阀关闭,完成该模具的浇注;返回S1。
本发明中,传动机构带动模具向前运动,在此过程中,位置感应装置感应到保温炉出料口位置正对模具浇口时,模具停止运动,流量控制阀打开,进行浇注,钢水经通过模具浇口、浇道进入模具内部型腔中;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模具浇道内温度达到第一阈值时,表明进入补料阶段,通过流量控制阀降低钢水流速,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浇口处温度达到第二阈值时,表明补料阶段完成,通过流量控制阀关闭保温炉的出料口,传动机构继续带动模具前进,进行下一个模具的浇注;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通过控制装置设定,且整个控制过程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度控制型钢球成型模具自动进料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宁沪钢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