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陈皮香油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0234.X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基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基仔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陈皮 香油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品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陈皮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味甘苦,但有橘子的清香,是水果柑橘的果皮经干燥处理后而制成的干性果皮,这种果皮如在保持干燥的条件下,可长久放置储藏,故称陈皮。陈皮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烹饪中,可以达到调节口味,增加营养,理气健脾等功效。
香油,又称芝麻油,是从芝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特别香味,故称为香油。按榨取方法一般分为机榨香油和小磨香油,小磨香油为传统工艺香油。香油香味醇厚、浓郁、独特,具有延缓衰老,保护血管,润肠通便,减轻烟酒毒害,保护嗓子,治疗鼻炎,辅助治疗气管炎等功能,除了在烹饪中作为调料使用,还可以直接喝,是家庭常备的调味品之一。
至今还没有一种将陈皮和香油结合的调味品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陈皮香油的制作方法,将陈皮的甘与香油的醇结合起来,可以中和香油的油腻,从而得出独特的风味,直接饮用更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陈皮香油的制作方法,按质量比,将5%~20%的花生油,7%~34%的葵花油,5%~15%的大豆油,35%~55%的胡麻油混合,将1%~15%的鲜菇汁,0.1%~0.5%的小茴香,1.8%~5%的陈皮,0.1%~0.5%的八角加入混合油中,浸泡48~72小时,得到调味油,把调味油在155℃~175℃下,加热30~50分钟,加热后冷却,待温度低至40℃~60℃时加入碘和食用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包装即得成品。
优选的,按质量比,所述的花生油占15%,葵花油占9%,大豆油占11%,胡麻油占50%,鲜菇汁占10%,小茴香占0.2%,陈皮占4.5%,八角占0.3%。
进一步,所述的陈皮选用去其内白的橘红陈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陈皮作为原料添加进香油中,将陈皮的清香与香油的浓郁,陈皮的甘与香油的醇有机结合,可以中和香油的油腻,提升了香油的风味,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直接饮用风味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陈皮香油的制作方法,按质量比,将20%的花生油,7%的葵花油,15%的大豆油,55%的胡麻油混合,将1%的鲜菇汁,0.1%的小茴香,1.8%的陈皮,0.1%的八角加入混合油中,浸泡48~72小时,得到调味油,把调味油在155℃~175℃下,加热30~50分钟,加热后冷却,待温度低至40℃~60℃时加入碘和食用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包装即得成品。陈皮选用去其内白的橘红陈皮。辛苦之味较重,可以更好的出味,同时具有更好的祛湿化痰的效果。加入了碘,方便了人们补充碘元素,加入了小茴香、陈皮和八角,丰富了口感,胡麻油中含有丰富的亚麻酸,满足了人体需求,亚麻酸为人体必须物质,但是人体无法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实施例2:按质量比,所述的花生油占5%,葵花油占34%,大豆油占5%,胡麻油占35%,鲜菇汁占15%,小茴香占0.5%,陈皮占5%,八角占0.5%。
实施例3:按质量比,所述的花生油占15%,葵花油占9%,大豆油占11%,胡麻油占50%,鲜菇汁占10%,小茴香占0.2%,陈皮占4.5%,八角占0.3%。
当然,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有其它结构上的变形,这些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基仔,未经吴基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