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高强度复合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0642.5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国;吉宏伟;李维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迈特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27/02;B32B2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强度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塑性高强度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轻质GMT板材业已成为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研发课题之一。都是将热塑性塑料与玻璃纤维混合均匀后经挤出造粒,而制成复合材料,然后再模塑成型制成多种制成品。已有技术的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由于其内含的增强材料是玻璃纤维,因而其制成品的纵横向抗拉强度、抗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弯曲模量等,仍都不能满足用以代替钢材制作汽车和列车等交通工具的顶棚板,裙侧板,承重板和导流板等的要求。这就在根本上制约了“汽车塑料化”等交通工具轻型化的发展。制作车上部件用件,车内不能有太多的塑料味,天然竹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良好的性能,成型后的板材性能优异强度高深幅拉伸性能优异,定型性好,主要适用于汽车顶棚,侧围,后围,衣帽架,门护板及客车前后顶和风道等内饰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竹原纤维,提出热塑性竹纤维复合板材,同时增加其他材料,曾板材高弯曲强度/ 模量,高低温冲击强度,并可回收利用,充分利用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热塑性高强度复合板材,由五层材料模压复合而成,表层为粘接层,第二层为复合竹纤维毡,第三层为粘接层,第四层为复合竹纤维毡,第五层带胶无纺布;所述复合竹纤维毡的组分按重量份数为:竹纤维30 ~ 55份、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 份,增韧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15~20份,聚酯纤维或尼龙纤维5 ~ 10份、偶联剂3 ~ 5份、阻燃剂3 ~ 5份,所述的第二层为复合竹纤维毡,第三层为粘接层,第四层为复合竹纤维毡,经复合加热模压、冷压定型粘结成一体的热塑性增强片材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充分利用竹原纤维,提出热塑性竹纤维复合板材,同时增加其他材料,曾板材高弯曲强度/ 模量,高低温冲击强度,并可回收利用,充分利用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热塑性高强度复合板材,由五层材料模压复合而成,表层为粘接层,第二层为复合竹纤维毡,第三层为粘接层,第四层为复合竹纤维毡,第五层带胶无纺布;所述复合竹纤维毡的组分按重量份数为:竹纤维30 ~ 55份、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 份,增韧性乙烯丙烯酸共聚物15~20份,聚酯纤维或尼龙纤维5 ~ 10份、偶联剂3 ~ 5份、阻燃剂3 ~ 5份,所述的第二层为复合竹纤维毡,第三层为粘接层,第四层为复合竹纤维毡,经复合加热模压、冷压定型粘结成一体的热塑性增强片材层。
如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本发明初样的主要指标检测的结果是:弯曲强度为150.15MPa,承压强度为1400Kg/m2,抗拉伸强度为120MPa,弯曲模量为11791.51 MPa,耐侯性能为-35~80℃,吸湿率为≤ 0.2%,阻燃等级为V2,耐冲击强度为60.42KJ/m2。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迈特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迈特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