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骨锚固件和制造该动态骨锚固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148.2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L·比德尔曼;W·马蒂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德尔曼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A61L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范莉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锚固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动态骨锚固件,包括:
锚固部件(1、1’、1”),该锚固部件(1、1’、1”)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在该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管形部分(13);纵向轴线(L),该纵向轴线(L)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外表面;以及用于在所述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与骨接合的骨接合结构(14);以及
纵向芯部件(2、2’、2”、2”’),该纵向芯部件(2、2’、2”、2”’)至少局部设置于管形部分(13)中,在芯部件的第二部分(22a)处与锚固部件连接,并有并不与锚固部件连接的第一部分(21a),该第一部分(21a)能够相对于锚固部件运动,其中:芯部件至少局部由第一材料来制造,该第一材料包括基于Ni-Ti的形状记忆合金;
其中,在所述基于Ni-Ti的形状记忆合金处于奥氏体相时,所述芯部件的第二部分(22a)有具有相对的平侧部和圆角边缘的轮廓,并且能够通过变形配合连接而与所述管形部分(13)连接,
其中,芯部件(2、2’、2”、2”’)的第一部分(21a)的自由端(21)与锚固件头部(3、3’、3”’)连接或者形成为锚固件头部(3、3’、3”’),所述第一部分(21a)能够从纵向轴线(L)在沿横向于纵向轴线的方向的平移运动中和/或在绕纵向轴线的旋转运动中偏转,所述锚固件头部包括第一端(31)和相对的第二端(32),所述锚固件头部的第一端(31)用于与驱动器接合,
其中,锚固部件(1、1’、1”)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制造,锚固件头部(3、3’)由第三材料制造,其中,锚固部件(1”)在第二端(12)处开口,且芯部件(2”、2”’)穿过该开口的第二端伸出,从而形成骨锚固件的尖端,以及
其中,在所述锚固部件(1、1’、1”)的第一端(11)和锚固件头部(3、3’)的第二端(32)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7),在所述芯部件(2、2’、2”、2”’)的中心部分(23)和所述管形部分(13)的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38),所述第一间隙(37)和第二间隙(38)使得所述锚固件头部(3、3’)能够相对于所述锚固部件(1、1’、1”)进行平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骨锚固件,其中:基于Ni-Ti的形状记忆合金在使用条件下为超弹性冶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骨锚固件,其中:基于Ni-Ti的形状记忆合金是镍钛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骨锚固件,其中:基于Ni-Ti的形状记忆合金是超低空隙(ELI)类型的镍钛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骨锚固件,其中:所述第二材料是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骨锚固件,其中:芯部件(2、2’、2”、2”’)通过变形配合连接而固定在锚固部件(1、1’、1”)上,该变形配合连接通过这样的处理来实现,该处理包括:使得芯部件的所述第一部分(21a)制造有预定形状;使它冷却至低于马氏体完成温度Mf;在插入锚固部件内的过程中使它变形;以及在插入锚固部件内之后加热它,从而利用形状记忆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骨锚固件,其中:芯部件(2、2’、2”、2”’)的第一部分(21a)凸出至管形部分(13)外。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动态骨锚固件,其中:所述锚固件头部(3、3’)由钛制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骨锚固件,其中:芯部件(2、2’、2”)的第一部分(21a)的自由端(21)通过压配合连接而固定在锚固件头部(3、3’)上,该压配合连接通过这样的处理来实现,该处理包括:使得芯部件的所述第一部分(21a)制造有预定形状;使它冷却至低于马氏体完成温度Mf;在插入头部(3、3’)内的过程中使它变形;以及在插入头部内之后加热它,从而利用形状记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德尔曼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比德尔曼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1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