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210.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生;王勤;杨治纲;童鑫;周章斌;曹涛;郝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04;F16M11/16;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郭华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试验 机器人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
背景技术
从抗风系统组成的高空试验机器人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电网负责检修的试验人员到现场进行试验的时候,除了被试验的设备处于检修停电状态外,周围相邻设备很多时候都是带电运行的。试验人员有部分试验需要到高空作业。目前高空作业试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环氧聚酯做成的高空夹线钳,另外一种是采用高空升降车。
第一种用高空夹线钳进行作业的主要情况如下:这种杆子需要在地面将线夹到有钳子的一端,然后试验人员将其举起来挂到试验接线位置,这种方法虽然轻便简单,但是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当试验现场风力比较大尤其天气寒冷的时候,或者试验人员劳累的时候,当试验人员举起杆子进行接线时,就不容易掌握住,很容易倒向带电间隔;近些年采用这种方式作业,因为风力大倒向带电间隔而发生试验人员伤亡的事情时时发生。
第二种,是采用高空升降车的方式。试验人员被升降车送到高空,手动进行作业。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升降车体积比较大,一些间隔比较小,升降车不容易进入,因为体积大,在操作过程中,对车手的技术要求很高,而现场的试验情况,间隔比较小,在高空作业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操作过程中试验车把现场设备给碰到或者碰坏的情况。这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而高空作业智能机器人试验装置的研究就是针对上述安全隐患而做的一个研发性装置,能够避免以上两种工作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为避免高空中作业的机器人左右摇摆,需要一种能够抵抗一定风力的抗风装置,以使得机器人能够顺利地完成预定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以使得机器人在高空中能够在风力作用下稳定地工作。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基座、立杆、抓地枕杆、抓地调节桩、连接杆、套环和抱箍;所述立杆固定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所述基座的侧壁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基座孔,每一个基座孔内设置有一个所述抓地枕杆;所述抓地枕杆上设置有抓地调节桩,通过所述抓地调节桩将所述抓地枕杆紧紧地固定于地面之上;
所述立杆上套设有一个所述套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抓地枕杆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套环上;所述立杆还套设有两个抱箍,所述两个抱箍分别位于所述套环的上方和下方;使用时,将抓地枕杆通过抓地调节桩紧固于地面上,然后用两个抱箍从上下两个方向上将套环固定于所述立杆上;
所述的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还包括顶板、防风绳和地桩;所述立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条所述防风绳;所述防风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上,所述防风绳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钉入地面并固定于地面上的地桩。
本发明的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防水法兰。
所述基座为圆柱形,所述基座的侧壁面为圆柱面;所述基座孔包括有三个,三个基座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基座的侧壁面上。
所述基座上面标有刻度。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的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包括基座、立杆、抓地枕杆、抓地调节桩、连接杆、套环和抱箍;使用时,将抓地枕杆通过抓地调节桩紧固于地面上,然后用两个抱箍从上下两个方向上将套环固定于所述立杆上。通过抓地调节桩与地面抓牢。外加顶端和打地桩固定防风绳的方法来起辅助抗风效果,使得抗风能力进一步提升,能够确保机器人在高空中能够在风力作用下稳定地工作。
本发明的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具有可使得机器人在高空中能够在风力作用下稳定地工作、抗风效果好、稳定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的结构图。
附图1中标号:1基座,2立杆,3抓地枕杆,4抓地调节桩,5连接杆,6套环,7抱箍,8顶板,9防风绳,10地桩。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高空试验机器人的抗风支架,其包括基座1、立杆2、抓地枕杆3、抓地调节桩4、连接杆5、套环6和抱箍7;所述立杆2固定于所述基座1的顶面上;所述基座1的侧壁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基座孔,每一个基座孔内设置有一个所述抓地枕杆3;所述抓地枕杆3上设置有抓地调节桩4,通过所述抓地调节桩4将所述抓地枕杆3紧紧地固定于地面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女上衣
- 下一篇:起重机超起装置的调试系统